上个世纪50年代、2020年他分别被两代领导人赞誉为“中国民族工业不能忘记的人、爱国企业家的典范”。
他出身普通,自学成才,只有小学学历却被被中央大学校长罗家伦誉为“小学博士”。
他青年时提出教育救国并为之奋斗;自学成才后,创建学校、图书馆、博物馆,普及文化和教育,并以北碚为基地,从事乡村建设的理论探索和社会实践;
他白手起家,32岁创办事业,统一长江上游航运,将曾经不可一世的外国轮船公司逐出了长江上游。使公司“崛起于长江,争雄于列强”。
他抗日期间,在武汉沦陷后临危受命指挥组织宜昌大撤退,保存了中国民族工业命脉、数十所大学和大量故宫国宝,被历史学家评为“中国的敦刻尔克大撤退”。
在这场关乎国运的大撤退中,他和他的船队向川渝运送了150万人,100万吨货。其中包括复旦大学、中央大学、金陵大学、武汉大学、山东大学、航空机械学校、中央陆军学校、国立戏剧学校等数十所。军工以及其他工厂设备有兵工署22厂、23厂、24厂、25厂、金陵兵工厂、兵工署陕西厂、兵工署河南巩县分厂、兵工署河南汴州厂、湘桂兵工厂、南昌飞机厂、航委会无线电厂、航委会宜昌、安庆、扬州航空站、上海钢厂、大鑫钢铁厂、周恒顺机器厂、中福煤矿、大成纺织厂、武汉被服厂等等,这些工厂在重庆复产,构成了一个强大的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基础,它们生产出来的武器弹药,军需物资,由民生船舶运往前线,大大地增强了中国的战斗力,有力地阻滞了日军的西进,最终迎来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他就是著名爱国实业家、教育家、社会改革家的卢作孚先生,也被被誉为“中国船王”。
张瑞敏说,“卢作孚先生在我心目中可谓高山仰止。他于兵荒马乱的年代竟然不可思议地创办了卓越一流的企业;但在民族危难之际,他却拼上倾注着自己心血的企业,谱写了一曲中国版敦刻尔克的救亡曲;而在巨富面前他的那种‘生而不有,为而不恃’的淡定超然,又无人企及。”
卢作孚少时与长兄一起进入私塾读书,开始描摩颜真卿、柳公权书法,后来偏重柳体。他爱古文和书法,常常一边抄录、一边研习韩愈、柳宗元文章。但他成年后几乎没有留下一件正式的书法作品,全部时间都忙于革命救国、教育救国、实业救国,他最好的书法作品写在了长江两岸的历史卷轴上。
幸今日山河无恙,人间皆安!他所愿皆已成真!
让我们一起从他的仅有的存世墨迹中缅怀那个立志改变中国并顽强践行一生的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