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到底是什么意思?
从字面上理解,很多人误以为就是冬天来了的意思,实际上这是不正确的。“冬至”是24节气中第22个节气,也是我国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早在2500多年前的春秋时代,古人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冬至”来了,时间是在每年的阳历12月22日-23日之间。而当时古人对于“冬至”的解释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意思是说,在“冬至”这一天,北半球是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过了“冬至”以后白天就开始边长,夜晚变短。并且从“冬至”节气这天开始,各地的气候也要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也就是开始“数九”了。
另外,在古代的时候,“冬至”不只是一个节气,而且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因此“冬至”也俗称为“冬节”、“长至节”、“亚岁”等,因此民间的“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就流传至今。
“冬至”节气有哪些饮食习俗?
1、饺子
饺子是“冬至”绝对是必备美食,古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特别是在中国北方地区,“冬至”吃饺子已经是流传了千年的历史,人们在“冬至”这天吃饺子也寓意着吉祥如意。
2、汤圆
古人有诗云:“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冬至”吃汤圆,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在江南尤为盛行,民间便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汤圆也称汤团,“冬至”吃汤团又叫“冬至团”;汤圆可以用来祭祖,也可用于互赠亲朋。
3、馄饨
老北京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燕京岁时记》云:“夫馄饨之形有如鸡卵,颇似天地混沌之象,故于冬至日食之。”除了形态相似,“馄饨”也与“混沌”谐音。冬食馄饨,有利于寒冷季节热能的储蓄,而且馄饨的做法也十分简单。
4、羊汤
“冬至”喝羊汤也特别好,而且在中国山东地区一直有着“冬至”喝羊汤的习惯,“冬至”正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这时人体内寒气增加,身体抗寒能力减弱,及时喝一些羊汤能滋补身体也能提高人体的抗寒能力,也能增强人体在冬季的抗病能力。
总的来说,“冬至”美食是老祖宗几千年流传下来的风俗传统,除了营养美味之外,其中也蕴含着养生之道。虽说各地的讲究不一样,但在“冬至”这一最重要的节气当中,对于美食的喜爱是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