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比喻都是以其“片面性”来表达特定含义的。
比如,“教师是园丁”“教师是蜡烛”“教师是春蚕”……其特定含义是指教师的教育自觉和教师职业的奉献属性。也仅仅是在这一点上,这些比喻义才成立。
但如果你非要理解成:“园丁”就是粗暴遏制学生的个性发展,“蜡烛”“春蚕”就是无视教师本人的生命,那就有点抬杠了。
很遗憾,已经有很多年了,这种“抬杠”很时髦,而且披着“批判性思维”的美丽外衣,赢得阵阵喝彩。
但是,稍微仔细一琢磨,就会发现这种“批判”是站不住脚的。
须知,比喻的特征就是“抓住一点,不及其余”。我们说“姑娘好像花儿一样”,你偏要以批判性思维质疑:“姑娘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有自己的生命,有自己的个性,有自己的精神世界,难道可以像自然界的花儿一样被任意采摘、任意摆放吗?”
这……我就无话可说了。
还有:“弯弯的月亮像一条小船挂在夜空中”(请问,“小船”可以“挂”吗?)“茫茫的草原像一张无边无际的地毯”(请问,任何地毯都是有规格和尺寸的,有“无边无际的地毯”吗?)“夜空中的星星就像无数只眼睛似的一眨一眨的。”(请问,长着眼睛的“夜空”是脸吗?那鼻子、嘴巴在哪里?“无数只眼睛”不是太令人恐怖了吗?)……
我们常常把儿童比较“花朵”和“天使”,可一百多年前,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在《童年的秘密》中这样写道——
“成人愚蠢地说:‘儿童是植物,是花朵。’这意味着‘它应该不出声’,或者说儿童是‘天使’,也就是他确实是一个到处活动的人,可是这只是在人居住的地球之外。”
把孩子比作“花朵”和“天使”都是没错的,关键是不要因此就如蒙台梭利所说,将其含义“愚蠢”地理解为“应该不出声”或“在人居住的地球之外”。
所以,经典的比喻,很多时候因理解产生了荒谬。
千千万万的教师,一辈子辛勤劳作,引领学生成长,燃烧自己的青春,奉献知识的蚕丝,凭什么就不可以被誉为伟大的园丁、美丽的蜡烛和崇高的春蚕?
这是每一位默默无闻的教师受之无愧的光荣!
关键是,在怎样的意义上理解这些比喻?
比如,有老师真以为自己是“园丁”,便粗暴践踏学生的精神世界,追求“整齐划一”“一刀切”的教育效果。
比如,有领导真以为教师是“蜡烛”和“春蚕”,便无视教师的生命质量,也无视教师正当的权利和合法的物质待遇。
这当然很荒唐,所以是任何教师都不能接受的。
但这不能怪比喻本身,只能怪你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