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改制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来自国企原出资人方面的风险
国企出资人在资产处置过程中可能因追求国有资产高卖价或在新企业中占有更多股份而施加不当影响,导致资产评估不实或虚高估价,甚至虚报资产或隐瞒债务。
来自原国有企业管理经营者的风险
原国有企业管理经营者可能因法律意识薄弱或不负责任,以企业财产对外担保形成隐形债务,或在资产清查和资产评估过程中虚报资产或隐瞒债务,甚至利用改制之机非法占有国有资产。
来自新股东或资产受让人的风险
新股东或资产受让人可能因资产规模和信用状况较差,通过不正当途径签订股权转让协议或参与拍卖,无力支付对价,导致国有资产在转让并注销后国家无法获得相应对价。
政治和法律风险
企业改制过程中可能存在国有资产流失的情形,政府或部门领导班子调整后,如果关系协调不畅,可能导致国企老总或改制后公司领导成为斗争的牺牲品。
法律风险
企业改制行为可能产生各种法律责任,包括民事、行政和刑事责任。责任主体可能包括原企业出资人、企业债权人、新股东或资产受让人、资产评估机关和企业职工等。
资产评估风险
改制过程中资产评估不规范可能导致集体资产流失,资产评估不实的风险由资产评估机关承担。
产权交易风险
改制过程中产权交易缺乏公开透明度,可能导致国有资产流失和逃债行为。
职工权益风险
改制过程中企业职工可能面临降薪、失业或身份置换得不到补偿的风险。
企业法人治理结构风险
改制后现代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可能尚未完全建立,股权设置不够科学,难以适应市场竞争要求。
企业管理体制风险
改制后企业管理体制可能没有实现根本转变,难以适应市场竞争要求。
综上所述,企业改制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风险点较多,涉及出资人、管理者、新股东、政府、法律、评估、产权交易、职工权益、法人治理结构和管理体制等多个方面。为确保改制的顺利进行和国有资产的安全,企业应充分调查摸底,明确改制方案,加强法律意识,规范资产评估和产权交易,并妥善安置职工,确保改制效果符合预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