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有案底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1-09 15:46:08    

“案底”一般指 某人过去犯法或犯罪行为的记录,又称犯罪人员犯罪记录制度。在我国法律中,案底通常指有过刑事犯罪前科的档案记录,这类记录一般存放至公安部门与相关国家机关。

案底的内容包括:

犯罪行为:

具体包括触犯刑法的行为,如盗窃、抢劫、诈骗等。

刑事处罚:

包括被判处剥夺政治权利、罚金、缓刑、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及刑事犯罪免于处罚等。

犯罪情节:

包括犯罪的动机、手段、后果,以及是否具有从轻、减轻或者加重处罚的情节。

服刑情况:

包括是否有过缓刑、假释,以及服刑期间的减刑和实际执行刑期。

犯罪记录查询:

案底记录一般长期保留以备查询和存档,并且会影响个人的信用记录、就业机会和社会评价等方面。

需要注意的是,只有经过法院审判定罪的“罪犯”才会留有“案底”,包括被判处刑罚和免除刑罚的情况。而因违反治安被行政拘留或仅被刑事拘留,检察院做出不起诉处理,未被法院判决有罪的人,并不会留下刑事案底。

此外,对于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被封存,以保护其权益和未来发展。

综上所述,案底是一个人在法律上的犯罪记录,包含其犯罪行为的详细情况和法律后果,对个人生活和社会活动有重要影响。

相关文章
  • 在美国,一个人如果涉及违法犯罪并且案件最终被确认为属实,那么这个人就会留下案底。案底通常是指有犯罪记录或前科,这样的记录可以在公安机关、检察院或法院查询到。具体来说,以下几种情况会被视为留下案底:经过法院审判并被判定有罪:无论是否受到实际刑罚,只要案件经过法院审判并判定为犯罪,就会留下案底。受到刑事
  • 家暴在派出所的拘留时间一般是 15天以下。具体来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第十六条,家庭暴力情节较轻的,依法不给予治安管理处罚的,由公安机关对加害人给予批评教育或者出具告诫书。告诫书应当包括加害人的身份信息、家庭暴力的事实陈述、禁止加害人实施家庭暴力等内容。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
  • 拘留后是否有案底取决于拘留的类型以及是否经过法院裁决。以下是相关法律规定及解释:治安拘留治安拘留的时间为十五日以下,两项以上违法行为合并拘留的,最长不超过二十日。受过行政处罚的,违法记录会在公安机关留有记录,但这并不是案底,且这种记录不对外开放,除非司法机关办案需要。刑事拘留刑事拘留并不直接产生案底
  • 有案底的人在寻找工作时,可以遵循以下建议:选择普通行业:有案底的人可以从事大部分普通行业的工作,如制造业、物流、餐饮服务等。这些行业通常不需要进行严格的背景审查。避免特定职业:有案底的人不得从事一些特定的职业,如公务员、法官、检察官、律师、司法鉴定员、公证员等,因为这些职业需要高度诚信和通过严格政审
  • 定罪是由人民法院行使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任何刑事犯罪必须经过法院的判决才能确定有罪。公安机关负责侦查案件和收集证据,检察院则负责审查起诉并决定是否提起公诉,但最终的定罪权在法院。法院在审判阶段根据案件事实和法律规定判定被告人行为是否构成犯罪以及犯有何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