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多地发生强震 尚难判定地震活动进入活跃期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1 09:23:00    

◎本报记者 张盖伦

2025年以来,世界多地发生强震。3月28日,缅甸发生7.9级地震;3月30日,汤加群岛发生7.3级地震;1月7日,我国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发生6.8级地震……

地球开启“震动模式”了吗?

3月31日,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特聘专家高孟潭告诉科技日报记者,2000年1月1日以来,全球共发生6级以上强震3723次,平均每年149次,每个季度37次。今年1月1日以来,全球共发生6级以上地震22次,其实仍然低于近25年的平均水平。

高孟潭指出,尽管连续发生了定日6.8级强震、缅甸7.9级大地震和汤加7.3级地震,目前仍难以判定全球地震活动进入活跃期。

前后相继发生的地震会有关联性吗?高孟潭介绍,地震关联性更多是看空间距离、方位、力学状态和断裂带物性。最常用的方法是库伦应力触发方法,即利用数值计算获取地震后的应力场,根据大地震后应力场的变化和库伦准则,判断附近什么地方更容易发生较大的地震。“一般而言,库伦应力场变化的空间范围是有限的,通常是数十到数百公里的尺度。”高孟潭说。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专家对缅甸附近地震活动进行研究分析认为,此次地震位于缅甸弧地区。新生代以来,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发生剧烈碰撞,导致岩石圈发生大规模缩短,形成喜马拉雅造山带。缅甸弧地区位于喜马拉雅造山带的东构造结,地壳构造变形强烈且地震活动性强,形成一系列南北走向的构造单元和断层,是喜马拉雅地震带上地震最活跃的地区之一。汤加群岛7.3级地震,发生位置处于环太平洋地震带西带。近日发生的缅甸地震和汤加地震成因不同,也没有直接关联性。

这几天,一些网友晒出了缅甸地震发生后自己手机收到的地震预警信号。

我国已经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地震预警网,是少数具备大规模预警能力的国家之一,已经实现了从分钟级地震速报向秒级地震预警的跨越式发展。

国家地震预警工程项目总工程师马强介绍,这张网可以在破坏性地震波到达前为人们争取数秒至数十秒的避险时间。而且,与日本、墨西哥、美国等国家相比,我国预警覆盖区更大、时效性更强、稳定性更好、服务人群更多,总体功能与性能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不过,地震预报和地震预警是两个概念。地震预报是指在地震发生前,对未来地震发生的震级、时间和地点进行预测,让人们做好预防,以减少灾害损失。地震预报属于“震前”灾害预防范畴,是世界性难题,就目前科技水平来说尚需持续探索。而地震预警则属于“震后”灾害应急范畴,技术上相对成熟,近年来国际上发展比较迅速,取得了减灾实效。

“地震是地球上自然发生的事件,千万年来一直如此。只要房屋建筑符合抗震要求,人们掌握地震来临时的应急避险方法,震后能进行快速救援,安全就会有保障。人类应该学会与地震共处。”高孟潭强调。

(科技日报北京3月31日电)

相关文章
  • 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4月2日22时04分在日本九州岛附近海域(北纬31.15度,东经131.50度)发生6.2级地震,震源深度30千米。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 新华社北京4月2日电(记者邵艺博)4月2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张庆伟赴缅甸驻华使馆吊唁缅甸3·28地震遇难者。张庆伟对地震造成缅方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表示深切哀悼和诚挚慰问。他表示,习近平主席第一时间向缅领导人敏昂莱致慰问电,中方率先派救援队驰援缅甸,将继续全力支持缅甸人民抗震救灾。缅甸驻华大
  • 3月28日,缅甸中部发生强震。缅甸领导人敏昂莱4月1日表示,强震已造成2719人遇难,4500多人受伤,另有440多人失踪。目前灾区的救援工作仍然在紧张地进行之中。目前被困人员生还的可能性已经较低,在失踪者中,大多数人被认为已经遇难。
  • 新浪科技讯 4月1日下午消息,小米公司发言人今日发布微博对网传小米SU7高速事故进行回应。官方表示:2025年3月29日22时44分,一辆小米SU7标准版在德上高速公路池祁段行驶过程中遭遇严重交通事故。我们对此深感痛惜。据初步了解,事故发生前车辆处于NOA智能辅助驾驶状态,以116km/h时速持续行
  • 新华社昆明4月1日电(记者何春好、陈欣波)4月1日,中国蓝天救援云南队增派20人携带救援装备,分两批乘飞机前往缅甸开展地震救援。顺利抵达后,该救援队将有44名队员在缅甸参与地震救援工作。中国蓝天救援云南队队长朱闵云介绍,这两批队员均从云南芒市机场出发前往缅甸仰光,第二梯队有16人,预计缅甸时间1日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