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国务院总理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推进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汇报,审议通过《关于优化口岸开放布局的若干意见》。这是我国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的重要举措,将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
中国跨境电商发展为世界提供机遇
“跨境电商是国际贸易的有生力量。”在近日举办的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上,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李詠箑表示,近年来,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国家在跨境电商领域发展迅速。
此次年会发布的《亚洲经济前景及一体化进程2025年度报告》指出,亚洲数字贸易保持快速增长。2024年,亚太地区零售电子商务增速达到8.4%;2024年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约3690亿美元,同比增长10.8%。
国务院常务会议也指出,跨境电商发展速度快、潜力大、带动作用强,已成为我国外贸发展的重要力量。而作为我国促进跨境电商创新发展设立的特殊政策区域,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通过制度创新、管理优化和服务升级,极大推动我国跨境电商的蓬勃发展。
自2015年在浙江杭州设立首个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以来,我国目前已分七批、批准设立165个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覆盖31个省区市,形成路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发展格局。
中国跨境电商买全球、卖全球、利全球,中国的发展也将成为世界的机遇。会议提出,要做好新一轮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扩围工作,进一步拓宽覆盖面。这意味着,未来有更多地区将纳入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推动跨境电商将更大范围内实现迅猛发展。
除了扩围外,推动综试区建设提档升级也纳入考量中。国常会提出,要推进通关、税务、外汇、数据流动等监管创新,用好相关稳外贸支持政策,帮助企业拓市场、树品牌、更好发展。
专家认为,下一步,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应该进一步聚焦数字化、绿色化与全球化,通过数字化转型、可持续发展、提升国际影响力,推动中国成为全球数字贸易规则制定的重要参与者。
推动口岸在国内国际双循环中发挥更大作用
除了跨境电商外,国常会还完成一项重要任务,即审议通过《关于优化口岸开放布局的若干意见》。会议指出,优化口岸开放布局,是推动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的重要举措。作为对外贸易的窗口,我国口岸数量多达300多个,且功能进一步优化。
2024年经国务院批准新开放口岸4个、扩大开放口岸10个、退出口岸4个。已经有22个地区的57个口岸开展智慧口岸建设,重点口岸通行能力进一步提升。制定综保区绩效评估、规划调整和退出管理办法,新设和验收17个,调规整合优化16个,新设保税物流中心7个。
那么,不同类型的口岸如何各展所长、协同发力?
会议提出,要打造定位明确、功能互补的沿海、边境、航空、内河口岸,加快建设重点枢纽和区域节点口岸,推动边境口岸扩能提质,拓展专业口岸功能,推进集约智能口岸建设,进一步提升口岸通关便利度,全面增强口岸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安全效益,使口岸在国内国际双循环中发挥更大作用。
今年2月,海关总署在京召开的2025年全国海关工作会议也提到,优化支持区域开放政策措施,推动一流现代化口岸建设;着力深化“智关强国”行动,坚持系统化部署,项目化推进,清单化管理,确保各项任务有序推进落实。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始终坚持对外开放不动摇,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有序扩大自主开放和单边开放,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专家分析,此次国常会部署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扩围提质、优化口岸开放布局,将为我国扩大高水平开放增砖添瓦。
南方+记者 赵晓娜
【作者】 赵晓娜
国是瞭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