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10日,佛山市召开全市教育大会。会上,佛山大学党委书记骆少明介绍,近年来,佛山大学聚焦打造产教融合新高地、科技赋能新引擎、人才集聚强磁场三大核心任务,持续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在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战略的宏大实践中,学校将大力加强内涵建设,力求实现办学新突破,努力成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底气”和“担当”,真正成为佛山的“脸面”。

佛山大学
佛山是全国唯一的制造业转型升级综合改革试点城市,承担着为全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探索路径的特殊使命。佛山大学以打造产教融合新高地为使命担当,为佛山制造业转型升级注入更多“人才活水”,构建起独具特色的“双学院制”本科人才协同育人机制,首创“高校+基地中心+企业示范点”研究生培养模式,与佛山企业共建产教融合基地,探索出一条产教深度融合的特色发展路径。目前,学校与佛山本地的龙头企业共建23个产业学院,覆盖20多个行业,其中超七成学生成为佛山新一代“产业生力军”。
作为广东布局的高水平大学,佛山大学紧扣“地方所需,学校所能”,形成了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与学校办学特色相匹配的学科专业体系,涵盖理、工、农、医、经、管、文、法、教育、艺术、交叉等十一大学科门类,围绕佛山打造“10+N”千亿级产业集群目标,重点打造先进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大健康和基础学科四大学科专业集群,推动实现学科群服务产业集群、专业链对接产业链的有机衔接。目前,学校共有6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有力支撑了佛山制造业当家,推动佛山传统制造业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探索并不断完善“一学院对接一街镇、一学科对接一行业、一博士对接一企业”的深度服务模式。
人才是创新的核心要素,学校坚持“引育并举”,构建“分类多层次”的引才体系,实施“215人才工程”“海内外高端人才和青年人才集聚工程”等重大人才战略工程,连续两年与市人才办联合举办国际青年学者会议,广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共同打造佛山最大的人才“蓄水池”。学校现有高级职称教师559人,博士学位882人(博士人数约占全市博士数量13%),为全市持续高质量发展提供核心智库。
骆少明表示,佛山大学将精准引进一批活跃在国际学术前沿、能够承接国家重大战略且能够辐射带动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一流科学家、学科领军人才。打造高水平科研创新大平台及“环佛大科创带”,深度融入“环两江先行区”建设,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大力探索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进国家卓越工程师创新研究院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推进“四新”专业群建设,以更高质量的教育、科技创新和人才供给,为“再造一个新佛山”贡献更强劲的“新佛大力量”。
文图、视频|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李馨、庞伟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