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泄露什么罪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1-11 08:46:32    

泄露信息可能构成的罪名是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罪名定义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是指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行为。

构成要件

侵犯客体:公民的个人信息权。

客观行为:以窃取、收买等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或者违反国家规定向他人出售或提供公民个人信息。

犯罪主体:一般主体,单位也可以构成该罪。

主观故意:行为人明知是公民个人信息而故意泄露。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加重处罚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具体案例

案件最终由上海市虹口区人民法院审理,法院认定闻巍等人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情节特别严重,分别判处三至三年三个月不等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综上所述,泄露信息的行为,如果情节严重,应当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定罪处罚。具体的法律责任和刑罚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和行为的严重程度而定。

相关文章
  • 扫码领“五险一金补贴”?提示社保“异常”速办?假的!近日,有部分群众反映收到了领取“五险一金补贴”的通知。对此,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表示,从未面向普通群众发放过所谓的“五险一金补贴”,所谓通知为不实信息且涉嫌诈骗,千万别信!通知声称,按照人社部相关规定,凡入职满一个月,并按照国家规定正常缴纳五险一金
  • 小区门禁必须“刷脸”才能解锁,移动支付平台不知何时开通了“扫脸即付”,人脸信息在不法平台上“0.5元一张”……人脸识别技术便利人们生活的同时,随之而来的一些现象也引发了公众对个人信息安全的担忧。以个人信息保护法为代表,各部门从立法、执法等多方面不断加强人脸识别技术应用的治理。3月,国家网信办、公安部
  • “凭什么,要缩起头、躲起来的,是我?”深夜,潮新闻记者收到陈晨(化名)发来的消息。3月中下旬,“百度副总裁谢广军女儿开盒”“被家暴16次女子遭开盒”等事件,接连引发热议。而因为在某网站评论区的一次口角,这团名为“开盒”(通过网络非法搜索、挖掘个人隐私信息,并在网上公布)的野火,不久前烧到了陈晨身上。
  • 在互联网高度普及的当下,大学生作为网络世界的活跃群体,本应是网络文明的传播者,然而,却有极个别同学因法律意识淡薄,好奇心越过了法律红线,把AI成为了犯罪的“外挂”,陷入了网络犯罪的深渊。据公安部网安局4月7日消息,近日,公安网安部门侦破一起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案。犯罪嫌疑人胡某是一名在校大学生
  • 当地时间4月3日,央视记者获悉,美国新公民自由联盟当日提起诉讼,试图阻止美国总统特朗普对中国进口产品征收关税,称特朗普超越了他的权限。据悉,该诉讼在佛罗里达州联邦法院提起,指控特朗普缺乏根据《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征收全面关税以及2月1日授权征收关税的合法权利。新公民自由联盟(New Civil 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