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古名昆仑玉,在我国至少有3000多年的历史,和田玉的使用在中国古代文献中多有记载,和田玉作为中华民族灿烂悠久的文化长河中必不可少的艺术瑰宝,具有极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古人主张天人合一,在某种程度上,和田玉被重视和广泛使用就是在印证这一主张,所谓“玉通人性”,谦谦君子,温润如玉,可见和田玉的历史地位。本文介绍了和田玉的主要特征,历史概况,文化内涵以及鉴别等。
图1 和田玉糖玉
01.引言:
《千字文》有“金生丽水,玉出昆冈”之说,昆冈玉就是指的和田玉。和田玉和独山玉、岫玉、绿松石并称中国”古代四大美玉”,其中和田玉最负盛名,在翡翠出现之前它引领了中国几千年的玉文化,是我国当之无愧的玉石之王。我国玉文化源远流长,在鉴赏玉石的同时,不仅要欣赏其艺术价值,更要了解其深刻的文化内涵。本文参考课堂内容和相关资料,主要就和田玉的产地、品种、鉴别、文化内涵作简要介绍。
02.和田玉概览(特征):
2.1概述:
产自新疆和田的软玉被称为和田玉,“软玉”作为矿物种名是在一百多年前由法国矿物学者德·穆尔在对和田玉、翡翠等作过研究后提出的。“软玉”是相对翡翠而言,他将翡翠称为“硬玉”,这是在当时条件下的研究结果。以后在有关书籍中都称软玉,一直沿用至今。由于“软玉”的概念不反映化学组成和内部结构性质,所以“软玉”作为矿物种名已于80年代被国际矿物协会(IMA)所废除。
软玉摩氏硬度为6—6.5,主要矿物为透闪石,密度为2.90—3.10克/立方厘米,平均密度为2.95克/立方厘米由碳酸盐类物质组成,韧度很大。
2.2 软玉品种:
软玉的品种主要是按颜色不同来划分的,软玉按颜色可分为白玉、青玉、青白玉、碧玉、黄玉、黑玉、糖玉、碧玉等。白玉中最佳者白如羊脂,称羊脂玉。
图2 羊脂白玉
青玉呈灰白至青白色,目前有人将灰白色的青玉称为青白玉。
图3 青玉
碧玉呈绿或暗绿色,有时可见黑色脏点,是含杂质如铬尖晶石矿物等所致。当含杂质多而呈黑色时,即为珍贵的墨玉。黄玉也是一种较珍贵的品种。青玉中有糖水黄色皮壳,现有人称其为是由闪石类矿物组成的集合体。细小的闪石矿物晶体呈纤维状交织在一起构成致密状集合体,质地细腻,韧性好。“糖玉”白色略带粉色者有人称之为“粉玉”,虎皮色的则称为“虎皮玉”等。
图4 黄玉
不同品种的软玉其珍贵程度及价格不同,这主要与其历史地位和艺术审美有关。以黄玉为例,在清代,“黄”与“皇”谐音,黄色是皇帝的象征色,以显示尊贵,黄玉制品通常进献入皇宫,因此黄玉的价值很高,而在现代,因为新疆黄玉产量少,并且质地好的黄玉如色度浓重的蜜蜡黄、栗色黄等,光泽细润,制成品艺术性高,所以也是玉中的佼佼者,价格也很高。
2.3和田玉产状:
和田玉产于海拔3500米至5000米高,绵延1500公里的昆仑山脉山岩石中,产于山上原生矿处的称为山料,经自然地质作用破碎而发生移动的,没有完全磨圆的称为山流水,而在河水中磨圆程度好的成为籽料。
A.山料(原山矿):从原生矿床开采所得,呈块状,不规则状,棱角分明,无磨圆及皮壳。
B.a.残坡积矿(山流水):从原生矿床自然剥离的残坡积或冰川堆渍的玉料,一般距离原生矿近,次棱角状,磨圆度差,通常有薄的皮壳,块度较大。
b.冲积砾矿(籽料):从原生矿自然剥离,经过风化搬运至河流中的玉料,常为卵形,浑圆形,表面光滑,磨圆度好,外表可有薄厚不一的皮壳。由于长时间冲刷碰撞,只有质地细腻、结构紧密者才能保留下来,所以籽料品质佳。
C.风成砾矿(戈壁料):磨圆度差,次棱角状,块度较小,具风蚀痕,无风化皮。
籽料为最佳,通常籽料中质地良好,色泽均佳的和田玉才能成为精品。
03.和田玉的鉴赏:
3.1和田玉的肉眼鉴别:
和田玉的肉眼鉴别主要从其颜色、质地、杂质、重量几个方面入手。
图5 和田玉项链
①颜色:
和田玉按颜色分主要有白玉、青白玉、青玉、黄玉、糖玉、墨玉、碧玉七种。白玉质地细腻,色泽油润,尤其是羊脂白玉为和田玉中极品。和田仔玉往往会有不同的皮色,有枣皮红、秋梨黄、油烟黑、芦花白等,皮上的颜色由深变浅,裂隙上的颜色由浅至深,这种皮色很自然,有层次感,皮肉呈渐变过渡色。
②质地:
和田玉中以仔料为最佳,价格最高。和田玉质地细致滋润,有油脂光泽,给人以柔中带刚之感。
③杂质:
和田玉质地较纯净,杂质较少,杂质多见于裂纹处,呈现褐色或褐黑色,肉眼可见。一般越纯净价值越高,但是有的杂质经过玉雕大师的创作,反而成为点睛之笔,增其价值。
④重量:
和田玉密度较大,拿在手中掂重会有明显的承重感,其他的仿制品密度较小。
3.2 和田玉的质量评价:
①质地:质地细腻光洁,无裂无咎者优。
②颜色:颜色纯正均匀,仔料带皮者较好。
③光泽:油脂光泽,透出清亮着最佳。
④块度:块度适中,同样大小以仔料为最佳。
⑤雕工:好的雕工能提升其价值,仔料带皮者,可以利用皮色创作出寓意良好的玉雕作品,以艺术增其价值。
⑥造型、纹饰:比例适当、匀称,统一和谐为佳。
04.和田玉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言念君子,温润如玉。”
和田玉自几千年前起,直至今日,都被当作社会道德和君子秉性的载体,寄托着中国儒道释文化中对如玉般美好品性的期许赞扬。
图6 和田玉手镯
考古发现,在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和田玉进入中原,并在以后的数千年中一直活跃在历史舞台上,并逐步发展,由早期的作为礼仪祭祀用的礼器走下神坛,拥有更日常的用途。玉石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而毫不夸张的说,和田玉文化在中国玉石文化中占据重要一席,起到牵头作用。因此了解和田玉文化内涵,与了解中国古代道德精神文化密不可分。
在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玉经常位列上古神器,早期玉器也主要作为祭祀礼仪用物。殷商时代开始使用和田玉,和田玉在当时作为王权的一个附属体现,被赋予了神灵、财富、权利、道德等内涵。在道德层面,儒家文化将玉与人性相融合,在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大文化背景下,用儒家的道德观念去比附于和田玉物理性质的各种特征,进行从物质到精神、感性到理性的理论创造,赋予玉以德行,即所谓“玉德”。孔子除认为“君子比德与玉”外,更明确的提出了“玉德”之说,认为玉如君子,有十一德。
《礼记》中孔子赋予玉“十一德”,即仁、知、义、礼、乐、忠、信、 天、地、德、道。此十一德,实乃儒家道德规范的大全。其相对应的是和田玉的物质属性,如温润而泽、缜密而粟、清越以长等。春秋之后的历朝历代,见诸于古籍的玉德说法多样,大抵有十一德、九德、五德等多种说法。历史对于玉德的最后诠释,来自于东汉许慎的“五德说”。
五德之一:仁——“润泽以温,仁之方也”。即材质温腻、柔润有光泽。佩戴玉石,就像有个具有仁爱之心,生性温和的君子时刻陪在你的左右,感染着你,让你的性情最终得以蜕变。
五德之二:义——“理之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从外表看就能看到玉的里面,是否有杂质,这是玉的忠义,也是古时君子必备的一种品德之一。俗话说的好:“画龙画虎难话骨, 知人知面不知心”。“义”字看似简单,真正想要做到,却实在并不容易。
五德之三:志——“其声舒畅,专以远闻,志者方也” 。敲击玉石,会发出悦耳动听的声音,并且能传到很远的地方,说明玉是有智慧的,并且善于传达给周围的人。这是君子志在四方的表现。
五德之四:勇——“不挠而折,勇之方也”。不屈不挠,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玉的这一特点,代表着君子超人的勇气!
五德之末:洁——“锐廉而不忮,洁之方也”。当玉断裂的时候边缘会有很锋利的断口,但是我们用手来触摸的时候并不会伤害到我们, 这点与其他任何物质都不同,表明了君子洁身自好的特点。y
自此,和田玉作为谦谦君子的象征,在历史舞台上独具一席,深受文人墨客喜爱尊敬,以玉喻人,表其美德,亦表赞许之情,佩戴美玉,仪表风雅。在无数古代诗词中可见一斑:龚自珍《夜坐》一诗中的最后一句:“万一禅关砉然破,美人如玉剑如虹。”将美人比作高贵冰清的玉石;黄庭坚的“泉响风摇苍玉佩,月高云插水晶梳。”
图7 和田玉坐佛
时至今日,和田玉作为古代瑰宝流传至今,它不仅作为物质文化存在于大众心里,更因其作为人性的载体,高贵温润的象征为人们喜爱。2008年北京奥运会金牌上镶着和田玉便印证了这一点,和田玉作为艺术瑰宝,再次吸引了人们惊艳的目光。
以玉为美,佩戴上与玉相关的首饰,不仅仅是装饰了自己的美,而且将纯洁的信仰放在心间,如此便可披星戴月地奔向理想和向往的生活。李商隐说:“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意思是:被遗忘在大海里的明珠,在月光照射下闪闪发光,就好似那鲛人的眼泪;美好的愿望,恰如蓝田山上的烟云,可望而不可及。也许我们都做不到像玉那样的洁白无瑕,可是这样的信仰会指引我们像那远方的诗和田野!
穿过历史烟雨,轻拭去玉上的旧尘,精美的雕刻纹饰外露,和田玉穿越过战国时期的兵荒马乱,也穿越过盛唐时期的歌舞升平,南宋的纸醉金迷,清代的伊人挽歌,虽染尘埃,却仍旧潇然而立,温润清朗,诉说着中国古代几千年的历史,不惊不徐,不喜不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