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字典吗 ?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3-06-28 17:57:20    

《说文解字》的撰写,时在东汉前期,正值今文经学逐步衰落,古文经学日益兴起的关键时刻。

汉初,经学书籍都是用隶书写的,汉武帝末年,有人从孔子住宅壁中发现一批古文儒家经典,从文字的形体到经书的内容都与当时流行的经典有所不同,称为壁中古文,也称为古文经(这些文字实际上是战国时的文字)。而隶书写的经书称为“今文经”。

汉代隶书是通行文字,当时已很少有人懂古文字,刘向、刘歆父子对古文经进行了考释、整理,古文字(小篆和六国文字)方始为人们重视,就逐渐形成了所谓的古文学派。西汉至东汉初年今文经学流行,国家设立的经学博士都是今文经学的人,古文经学受到排斥。

东汉时许慎与许多著名的学者一道揭起“古学”(包括古文经学与小学)的旗帜,同今文经学较量。东汉建初八年(公元83年)后,古文学派渐渐占了优势。古文学派在学术上以文字、音韵、训诂之学为基础,他们的研究成果,为《说文解字》的成书提供了条件。

《说文解字》的作者许慎,字叔重,东汉汝南郡召〔zhao照〕陵县万岁里(今河南郾城县)人。大约生于汉明帝永平元年(公元58年),约卒于汉桓帝建和二年(公元148年)。任过汝南郡功曹、太尉府南阁祭酒、沛郡洨〔xiao崤〕(今安徽固镇东)长等职。和帝永元八年(公元96年),贾逵任侍中骑都尉时,从师于贾逵。许慎精通古代典籍,被时人誉为“五经无双许叔重”。

东汉时,文字混乱,书写异形,说解不一。其时,隶书已完全替代小篆,成为通行文字。隶书的形体很多都失掉象形的原意,而一些抱残守缺的“俗儒鄙夫”就隶书胡乱解说文字、经义,随心所欲。甚至认为“隶书为仓颉时书”,是一代一代传下来的。今文经学派用一成不变的观点看待文字,认为古文字是一些“好奇”的人故意改变隶书的字形而造出来的。

许慎对乱解文字、经文的现象非常愤慨,认为“文字者,经义之本,王政之始,前人之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识古”,所以穷毕生之精力撰成《说文解字》一书,以此来“理群类,解谬误,晓学者,达神恉”(《均见说文解字·叙》)。使人们明了文字的本源和变化的原理。约从和帝永元八年(公元96年)许慎开始《说文解字》的写作。永元十二年(公元100年)完成初稿。

永元十二年至安帝永初四年(公元100—110年),许慎与马融等50余人在东观(汉代国家图书馆)校书,他充分利用接触到的古文字资料(包括《尔雅》、《仓颉篇》、《仓颉故》等),据以补订《说文解字》。至安帝建光元年(公元121年),病中的许慎派遣儿子许冲把写定的《说文解字》一书上奏朝廷。

《说文解字》是古代中国第一部真正的字典,它在我国语言文字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对我国近2000年来的语言文字学研究有深刻的影响。

相关文章
  • 动机是指激发个体朝着一定目标活动并维持这种活动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动机的种类繁多,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动机类型:感情动机由购买需求是否得到满足而引起的,伴随有消费者的情绪体验。理智动机消费者经过对各种需要和不同商品满足需要的效果及价格进行认真思考后产生的动机,具有客观性、
  • 公诉案件是指 由各级检察机关代表国家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案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公诉案件的审理法院如下:基层人民法院:审理普通公诉案件。中级人民法院:审理可能判无期徒刑、死刑的案件以及危害国家安全、恐怖活动案件。高级人民法院:审理全省(自治区、直辖市)性重大刑事案件。最高人民法
  • 在处理法律冲突时,通常遵循以下原则:上位法优于下位法:如果某法律文件是另一个法律文件的上级法律,那么上级法律具有优先适用的效力。特别法优于一般法:在同一机关制定的法律中,如果有特别规定与一般规定不一致,应适用特别规定。新法优于旧法:在同一机关制定的法律中,如果新旧规定不一致,应适用新的规定。重法优于
  • “仅供什么什么备案”这个表述可能涉及两种不同情境下的备案要求:仅供出口的特殊化妆品和普通化妆品备案根据《化妆品注册备案资料管理规定》第三十七条,仅供出口的特殊化妆品和普通化妆品需要在注册备案信息服务平台进行备案。生产企业需要提交以下资料:产品名称拟出口国家(地区)产品标签图片,包括产品销售包装正面立
  • 拒执罪全称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是指对人民法院已生效的有给付内容的判决、裁定负有履行义务的当事人,在有履行能力并且能够履行的情况下,拒不履行,情节严重的行为。这种行为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审判机关裁判和执行的权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的规定,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