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羊山上神仙洞
开栏语
岁月流转,不经意间,身边的树、生活的镇都在自己原有的名字里加上了一个“古”字,树,是古树,动辄几百年树龄;镇,是古镇,不经意间走过了百年时光;那习以为常的村落,也在静静流淌的时间长河里,走过了千百年的光阴;至于像珍珠一样散落于张垣大地上的古迹,白发苍苍却依旧风采卓然。
那些古镇、古村、古迹、古树,或千年时光、或百年印记的背后,一定曾有段属于自己的历史。它们伴着历史,姗姗而来。这个名字,从诞生那一刻起,如同文化基因刻在了张垣大地上,成为铭记民族历史的坐标。
张家口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数千年的文明历史和文化积淀,在张垣大地上留下了无数古老的符号。这些符号,是挖掘张家口历史文化内涵的抓手,打开大好河山张家口的钥匙。
自今日起,本栏将讲述张家口古镇、古村、古迹、古树名称的由来,讲述其背后历史,让我们从“古”字入手,更多地了解一个自然地理背后的“人文张家口”。
顾建中
宣化最有名的山峰当属黄羊山。黄羊山属阴山大马群山延脉,全长7.6公里,海拔1709米。黄羊山就像道缩小版秦岭,分割着宣涿两地的经纬。山阴为涿鹿,山阳为宣化,山东颇暖,山西较寒,温差不大,却给彼此送去半个月的冷暖差异感。黄羊山云发则雨,无云则晴,“雨笠”的脱帽戴帽中,成了当地的晴雨表。我不以为它的神奇有多超自然,却为它的山名颇多疑窦。《宣化县志》1991年版云:“黄羊山……旧志所记其名不一。一说古人黄伯阳曾在此山修炼,故名黄阳山;一说上有数石形如羊,故名黄羊山。”忽一日,翻阅《察哈尔通志》读到:黄羊山“在城东南三十里。相传为黄伯阳修炼处”。聊聊数语,触燃我探山的勇气。
癸卯年6月,在“地理通”韩杰的前导下,我和韩杰、慧玲、永红驾车前往黄羊山。为节省路程,我们选择了从下花园到涿鹿罗庄的路径。从宣化出发,越下花园,过西二堡,拐向窄窄的水泥路。山路颇多崎岖,弯弯曲曲中下坡,战战兢兢中拐弯,走进乱石陈横的峡谷。车在干涸的沙沟蜗行,悬崖陡立,草木稀疏。时见山涧浅底,时见巨石如房,爬至龙王堂始见一片平地。有碑记载龙王堂始建于元顺三年(公元1332年)。龙王堂位于背风向阳山坳处。马王庙、泰山殿、凌霄殿是庙宇主要建筑。三殿之上另有院落,半山悬崖上盖有玉皇殿,西行30米是水晶宫、龙王堂。水晶宫里有龙池。甘冽的山泉由龙池流向30米下方取水洞。水洞有联:取西山白云一片,借东方三滴圣水。耐人寻味。山泉四时不涸,供拜庙祭神的香客饮用。
水晶宫南另有院落,建有三官殿、观音殿和戏台。一架软梯横贯上下,考验着参拜者的虔诚心境。龙王堂香火鼎盛。供奉的不是龙王,而是确有其人的张立、张珍、张秀三兄妹。兄妹为保护水源不受污染,剪除恶蟒而战死。当地人为祭祀兄妹仨人,凿石盖庙于山腰。传说,龙王堂祈雨祷祝很有灵验。兄妹始终护佑着一方百姓。
龙王堂山门一侧有一条羊肠小道,攀行5公里即可到达三阳洞和塔山顶。山路蜿蜒,行人罕见,胡榛、刺梅、野丁香和荆条掩没了路径。一行四人手攀杂树,脚蹬顽石,且行且歇。走至绿树浓阴处,忽遇下山取药的两位守庙者。董姓男士取药心切,女士引领我们继续登山。山溪潺潺,橡松蓁蓁。看过断壁残垣的观音殿,在守庙者居住的平房前小憩,匆匆掠过辘轳古井,便向心仪良久的三阳洞走去。
三阳洞建在险陡的塔山山腰。洞窟幽深,泉水叮咚,苍藤石径,空谷鸟鸣,的确是处修行的好地方。两根钢管和几块竹片脚手架板横架在陡崖与三阳洞间。走在滑湿且有些颤动的桥板,着实令人心惊胆寒。三阳洞主体是一溜儿石窟。砖楣顶额“老祖古洞”四个大字清晰可见。古洞供奉老祖黄伯阳、张紫阳、吕纯阳三尊神仙。东窟为“玉皇大帝”洞,该洞分三楹,每楹十余平米,东西楹靠窗户有土炕、被褥,供人休息;堂楹供奉玉皇,神龛下向东有石洞,窄处一米见方,越往里越宽,容得下一辆解放牌汽车。通往上方的洞穴,堆满不规则碎石,打开手电辨认,方知是掉落的钟乳石,光照之下熠熠生辉。
在三阳洞外靠窗一角发现一通石碑,虽经岁月有些漫漶,字迹尚清晰。碑文说明了黄羊山的地理位置,塔山的起名、宝宁寺的兴建、三阳洞来历,可谓详实。三阳洞外巉岩嶙峋,幽谷曲溪,草木萃萃;对面山上,700岁老松七星罗布。峰顶,峻首卓然,万象含晖。残留的半截宝宁砖塔,呼唤着磬声悠远的岁月。
黄羊山,此羊非彼阳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