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受案不立案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1-11 15:45:32    

受案不立案是指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进行审查后,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时,依法不作为刑事案件进行侦查或者审判的诉讼活动

具体来说,受案是法院接受原告的审理需求,在刑事案件中,只要有人报案,一般只进行形式上的审查,辩断就先受理。而受理后,如果经审查达不到立案标准,就会决定不予立案,并且将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

不立案的条件包括:

1. 没有犯罪事实发生;

2. 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

3. 存在其他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

控告人如果不服不立案的决定,可以申请复议。

需要注意的是,受案不立案并不意味着案件就此结束,控告人或其他相关权利人可以通过其他途径继续维护自己的权益,例如申请复议或提起诉讼。同时,受案不立案也应当遵循法定程序,确保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相关文章
  • 在使用面质技术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以事实根据为前提:面质技术必须建立在了解到的事实基础上,只有存在矛盾的事实时才适用。如果事实不充分或矛盾不明显,一般不宜采用面质技术。避免个人发泄:面质的目的是帮助求助者统一和成长,而不是让咨询师发泄情绪或攻击对方。应始终以求助者的利益为重。避免无情攻击:面质不应成
  • 在我国,贩卖毒品的刑事责任年龄是 十四周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的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贩卖毒品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年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但法律也规定了对未成年人的从轻或减轻处罚的原则,特别是对于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犯罪行为
  • 做完辩认笔录后,立案的时间主要取决于案件的具体情况。以下是相关法律规定及立案时间的总结:一般情况公安机关在接到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后,会迅速进行审查。如果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并且属于本机关管辖的,应当在 7日以内决定立案。特殊情况对于重大或复杂的线索,经县级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立
  • 不属于刑事犯罪的情况主要包括:情节轻微且未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例如轻微的盗窃行为,如果金额很小且未对被害人造成实质的较大危害,不认为是犯罪。正当防卫行为:为了保护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财产等权利,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采取的制止行为,如果未超过必要限度,不负刑事责任。紧急避险行为:为了避免
  • 饮酒驾驶的法律责任主要分为以下几方面:行政责任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十五日拘留,并处五千元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对于一年内醉酒驾车被处罚两次以上者,将吊销驾驶证,并且5年内不得驾驶营运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