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端新闻记者 张治中 通讯员 余蒙迪 鞠洋帅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浪潮中,邓州市赵集镇以锂电池产业为突破口,探索出一条“产业强镇、就业富民”的特色发展之路。通过“1个龙头企业+N个加工点”的“1+N”产业模式,该镇成功培育出以富鸿能源为龙头的锂电池产业集群,让昔日沉寂的乡村焕发出勃勃生机。
龙头引领:返乡创业成就亿元企业
2017年,竹园李村返乡创业青年陈良川投资200万元创立众鼎锂电,凭借敏锐的市场嗅觉和敢闯敢拼的劲头,于2019年将企业升级为富鸿能源,并引入全自动生产线,年产能跃升至4000万块锂电池。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企业不仅获得厂房、变压器等基础设施保障,还享受税收优惠等政策红利,年产值突破5000万元,固定资产达1.25亿元。如今,富鸿能源的产品已远销东南亚,成为南阳市重点项目,陈良川也成长为带动一方经济的“领头雁”。

全域联动:产业网络覆盖12个行政村
以富鸿能源为圆心,赵集镇的锂电池产业辐射效应迅速显现。通过“技术输出+代加工”模式,该镇12个行政村发展出40余家生产加工企业,年产值超3亿元。在竹李村、余家村等地,闲置厂房变身标准化车间,3000余名村民摇身一变成为产业工人。村民李文翠就是其中的受益者,她在富鸿能源务工,旺季月收入近5000元,实现了“务农、顾家、赚钱”三不误。“以前只能守着几亩地,现在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日子越过越有盼头!”李文翠感慨道。
政企协同:构建可持续产业生态
赵集镇政府的精准施策为产业发展保驾护航。该镇创新成立“锂电产业发展服务办公室”,提供从项目落地到生产运营的全周期服务:通过“以商招商”策略,同类企业1天内即可完成入驻;建立“问题清单销号制”,3个月内解决企业用电难题;实施“乡贤领航计划”,吸引技术人才回流。这种“有形之手”的精准发力,不仅推动产业链快速延伸,更让企业感受到“家”的温暖。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带动生态宜居
因地制宜选择产业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依托自身资源和市场需求,该镇将锂电池产业打造成“富民强镇”的支柱产业,实现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的良性循环。如今,走进赵集镇,现代化的厂房与绿水青山相映成趣,村民的腰包鼓了,脸上的笑容多了,乡村振兴的乐章正在这片土地上奏响。
下一步,该镇将继续深化“1+N”产业模式,拓展锂电池产业链上下游,推动产业集群向高端化、智能化迈进。同时,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强劲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