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居昆明40年 红嘴鸥成市民乡愁记忆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3 08:40:00    

掌上春城讯 4月2日,8点半的海埂大坝即将褪去靛蓝色的天光,26岁的小慧从帆布包里抓出最后一把鸥粮,吸引成群红嘴鸥,掠过她即将拉向异乡的行李箱——这是她与红嘴鸥的第17次“告别”。自10岁随父母迁居昆明后,每年与红嘴鸥相约,已成为刻在小慧日历里的特殊节气。

目前,红嘴鸥大部队基本离开,留在昆明的红嘴鸥不足三成,预计观鸥、喂鸥时间还剩不到半个月,许多市民和游客抓紧时间与它们道别。

昆明人与红嘴鸥的缘分可追溯到1985年。那年冬天,红嘴鸥首次大规模飞临春城。起初,它们保持着警惕,不敢轻易靠近人类,随着热情的市民纷纷拿出食物投喂,自此,昆明与红嘴鸥结下了不解之缘。从最初数千只到如今年均4万只,这群“编外市民”深度融入城市的每一寸,带动旅游经济、衍生文化符号、重塑生态观念,与昆明共生共荣。

从相遇到相守

红嘴鸥选择昆明并非偶然。1985年11月,红嘴鸥一路从西伯利亚、贝加尔湖及我国新疆的博斯腾湖到昆明越冬,气候温暖湿润、食物充足且人类活动相对友好的昆明为它们提供了理想栖息地,让它们在漫长的迁徙旅程中得以休憩和繁衍。昆明人以极大的热情接纳了这些远方的来客,将它们视为城市的一分子,共同守护这份和谐。

40年间,昆明多次发布保护红嘴鸥的相关法规,明确红嘴鸥保护管理部门,通过“海鸥文化节”、各类文艺展演、志愿活动宣传爱鸥护鸥知识,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环滇池湿地植被覆盖率从2007年的13.1%提升到现在约81%,植物物种从232种增加至303种,滇池湖滨生物多样性显著提升。昆明鸟类协会负责人介绍,20世纪80年代末统计时,红嘴鸥仅有数千只,近10年来,昆明红嘴鸥数量稳定在4万只左右。

“红嘴鸥与昆明的故事,是偶然相遇后的必然相守。”小慧一边翻相册一边说。市民张蔚表示,作为一名“90后”,她从小就对这群“白衣客”有着特殊的感情,“小时候,父母会带我去海埂大坝看红嘴鸥,那时候觉得它们每年冬天都会飞来昆明,特别神奇。”在她看来,红嘴鸥为昆明带来了独特的风景,更成为昆明人生活中的一部分。“我相信40年不是终点,而是下一个约定的开始。”张蔚说。

凌晨5点,海埂大坝的路灯还未熄灭,环卫工人李素芬已经开始工作。提到每天抬头就能看到成群红嘴鸥,她的嘴角不自觉扬起:“每天和红嘴鸥‘打交道’,累也值。”在鸥群最密集的日子里,李素芬的手机步数日均达4.2万步。令她欣慰的是,市民和游客大多能自觉维护环境卫生,不乱扔垃圾。红嘴鸥的到来,让昆明的冬天多了几分灵动,也让市民多了一份牵挂。

来自远方的名片

红嘴鸥不仅吸引了本地居民的目光,也成为外地游客心中昆明的代名词。每当冬季来临,各地游客纷至沓来,只为一睹红嘴鸥的风采。3月20日,以“跨越山海 浪漫滇池”为主题的“我与红嘴鸥的故事”摄影征集活动分享会在昆明举行,活动作品在网络上广泛传播,让更多人了解昆明的独特魅力。

来自山东的游客韩冰是第二次赴昆“追鸥”:“小时候读到‘春城’总想象不出模样,直到看见那么多红嘴鸥在滇池边起舞,才懂什么是‘冬日的浪漫’。”

随着红嘴鸥的知名度提升,昆明的旅游业也迎来发展机遇,酒店、餐饮、文创等相关行业都因此受益。许多商家推出红嘴鸥主题的特色产品和服务,吸引大量游客前来消费。红嘴鸥,这张来自远方的名片,正为昆明的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问象美术馆联合创始人李月娇回忆起13岁初遇红嘴鸥的场景时,仍难掩激动。这名扎根昆明20年的文创工作者说:“它们的翅膀扇动着我的人生四季。”在李月娇的工作室里,白瓷红嘴鸥工艺品栩栩如生。为捕捉鸥群的神韵,她坚持手工捏塑,每件作品需经历数十道工序,每一道纹路都凝结着热爱,她说:“陶瓷的温润恰似鸥羽的光泽,而手工的不完美之处正是生命的印记。”她的作品成为游客争相购买的“城市名片”。

红嘴鸥激发了市民和游客的艺术创作灵感,在昆明的大街小巷,不难发现以红嘴鸥为主题的画作、雕塑以及手工艺品。大家通过自己的作品,传递昆明与红嘴鸥之间的和谐共生之道,也让更多人感受到这座城市的独特韵味和文化底蕴。

当红嘴鸥又一次依依不舍地离开滇池,春城的年轮又刻下一圈生态印记。红嘴鸥是滇池水质改善的“生态检测员”,是每年吸引超百万游客的“旅游形象大使”,更是市民情感记忆的活态载体。站在新的40年起点上,昆明正以更科学的姿态守护这场双向奔赴。

昆明日报全媒体记者:方圆

责编:黄璐

编审:沙兰梅

终审:周健军

相关文章
  • 来源:新华网 记者 刘美子、何晓【博物馆故事】一座深藏于皖南小城的县级博物馆,却吸引了大量参观者,2024年游客接待量突破80万人次,文创销售额达300万元。安徽徽州历史博物馆位于安徽歙县徽州古城中心,千年徽韵汇聚于此。在这里,每一件文物都是一把打开徽州文化历史之门的钥匙。元代科举石刻镌刻着寒门学子
  • 逐浪新闻记者:苏苏通讯员:易家帅龟山风景区龟山位于武汉市汉阳城北,为武汉市名胜古迹较多的三山之一。前临大江,北带汉水,和武昌蛇山隔江相望。“晴川吹雪·粉上汉阳——2025赏花游系列活动”正“粉”力全开,等你来玩!一、公共交通出行东门:市民可乘坐公交30路、531路、532路、535路等公交线路至晴川
  • 一本影像为笔、时间为轴的黄浦江图志《上海图鉴.黄浦江》正式面世。3月30日,由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当代上海研究所、陆杰城市影像工作室联合编著,上海远东出版社出版的《上海图鉴.黄浦江》,在建投书局举行首发分享活动。圆桌环节,由澎湃新闻副总裁、澎湃研究所所长张云坡主持,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牟
  • 掌上春城讯 4月2日,8点半的海埂大坝即将褪去靛蓝色的天光,26岁的小慧从帆布包里抓出最后一把鸥粮,吸引成群红嘴鸥,掠过她即将拉向异乡的行李箱——这是她与红嘴鸥的第17次“告别”。自10岁随父母迁居昆明后,每年与红嘴鸥相约,已成为刻在小慧日历里的特殊节气。目前,红嘴鸥大部队基本离开,留在昆明的红嘴鸥
  • 4月2日,位于成都市红星桥的泡桐花进入盛花期,吸引不少市民前来打卡拍照。图为盛开的泡桐花。中新社记者 安源 摄图为市民在泡桐花下拍照。中新社记者 安源 摄 图为盛开的泡桐花。中新社记者 安源 摄 图为市民在泡桐花下拍照。中新社记者 安源 摄 图为盛开的泡桐花。中新社记者 安源 摄 图为市民在泡桐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