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闻道丨热度背后:潍坊清明文旅观察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7 11:34:00    

鲁网4月7日讯(记者 王玉龙)今年清明假日期间(4月4日-4月6日),潍坊市纳入全市监测直报的17家景区景点共接待游客64.62万人次,同比增长19.69%;实现营业收入4890.09万元,同比增长4.39%。这份“成绩单”的背后,既能看到文旅消费的复苏势头,也折射出区域旅游市场转型中的真实图景。

分析来看,清明假期游客量的显著增长,主要得益于两方面因素。

一是惠民措施释放消费意愿。今年潍坊多个景区推出门票减免、联票折扣等优惠。这类政策降低了出行成本,吸引了大量本地及周边城市游客。青岛、淄博等临近城市居民赴潍坊的短途游订单量增长显著,高铁1 小时生活圈效应凸显。惠民政策对短途游的刺激效果明显。

二是主题活动提升吸引力。各景区结合清明传统与春季特色策划活动。比如,清明期间,潍坊市博物馆三馆举办“和平梦想 象‘祥祥’纸鸢”“茶韵清明 承古传今”“非遗觉醒 纸鸢问春”主题活动,将入馆游览与“潍坊象”、点茶艺术、潍坊风筝技艺等有机结合,吸引了大量人群,节日期间,游客参观人数共计86290人次,同比增长59%。其中,风筝馆接待游客43582人次,同比增长64%;十笏园馆接待游客22160人次,同比增长2%;市博物馆接待游客20548人次,同比增长256%。

不过,整体看,尽管全市各主要景区景点游客量增长近20%,但营业收入仅增长4.39%,二者差距值得关注。这说明,门票依赖尚未完全破除,餐饮、购物等二次消费潜力尚未完全发掘。

另外,消费场景也有待丰富。对比其他城市案例,南京夫子庙通过“夜游秦淮”项目,将游客人均消费提升至180元;而潍坊多数景区闭园时间较早,夜间消费几乎空白。今年清明期间,潍坊景区游客人均消费约75.7元,虽较去年增长2.3%,但与省内青岛(人均123元)、济南(人均98元)仍有差距。另外,区域协同、基础设施、数字化服务等的不足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旅游体验,影响了消费意愿。

下步,针对上述问题,各景点景区或可进行针对性改进,延长消费链条,鼓励景区延长营业时间,开发灯光秀、民俗演出等夜游项目,在景区内增设平价餐饮区、特色商品店,提升二次消费占比;加强区域合作,与周边城市联合推出“胶东春日游”类线路,共享客源;建立文旅数据互通平台,实时协调交通、住宿资源;提升服务细节,在热门景区增建临时停车场、移动厕所;推广电子票务系统,试点“错峰优惠”等等,以更优异更特色的服务争抢客源。

潍坊清明文旅市场的升温,既反映了消费信心的恢复,也暴露出传统旅游模式的局限性。当下文旅竞争已从“资源比拼”转向“服务较量”,游客既要“玩得开心”,更要“玩得舒心”。对于一个城市而言,抓住假日经济的机遇,不仅需要策划更多吸引人流的活动,更需在配套服务、消费体验等“隐性工程”上持续投入,唯有如此,才能将节假日的“一时热闹”转化为文旅产业的“长期活力”。

相关文章
  • 清明时节吴江处处涌动着盎然春意旅游市场呈现“春暖花开”模式海内外游客来吴江踏春赏花市民朋友也纷纷走出家门与春天撞个满怀清明假期期间吴江累计接待游客50.12万人次按可比口径较去年同期增长21.1%踏春“赏花游”TOP 01玩出“新花样”最美人间四月天踏春赏花正当时清明期间油菜花、海棠花、樱花等均进入
  • 记者7日晚从汕头站获悉,今年清明小长假铁路运输期间,该站共迎送旅客25.7万人次,同比增长50%。其中,发送旅客13.7万人次,同比增长52.6%,到达旅客12万人次,同比增长47.2%。值得注意的是,清明节当日,汕头站到达旅客4.98万人次,同比增长121%,创历史新高;4月6日汕头站迎来返程客流
  • 【来源:马鞍山日报】天气渐暖,阳光明媚小伙伴们马鞍山的牡丹盛开啦!牡丹登场即“顶流”素有“花中之王”的美誉4月7日随着连日来的好天气采石矶景区的牡丹园里各色牡丹次第开放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春游赏花采石矶牡丹园内栽植了多个品种涵盖魏紫、赵粉等名贵品类微风拂过花瓣轻颤,暗香浮动引得无数往来游客驻足欣赏、拍
  • 中新网杭州4月7日电(奚金燕)4月煦风吹来浓郁春意,仲春暖阳洒满浙江大地。今年清明小长假期间,浙江多地高速公路、服务区、铁路等交通运营服务单位开启“护航模式”,全力保障路网畅通、服务暖心,为司乘铺就一条“安全、便捷、温馨”的春行之路。据统计,4月4日至4月6日,浙江交通集团所辖高速公路进出口总流量(
  •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清明假期,山西、河南、湖北、甘肃等地的景区推出了各具特色的主题活动,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踏青赏景,沉浸式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清明节假期,山西云冈石窟景区迎来客流高峰,假期前两天参观人数达7.87万人次。游客们游览于各个石窟之间,仔细端详石窟内精美的石造像与壁画。景区通过科学调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