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齐心应对关税冲击 瞄准“急难愁盼”出实招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4 06:12:00    

证券时报记者 吴瞬 刘茜

随着美国所谓“对等关税”的冲击,中国外贸领域迎来巨大挑战。不过,依托中国外贸和中国制造的强劲韧性和竞争力,全国从上到下都在齐心应对关税冲击,谋实策出真招应对此次关税冲击。

证券时报记者注意到,目前,各级政府、商协会组织、大型互联网企业、商超、流通企业聚焦外贸企业的“急难愁盼”问题,正积极出台多项举措,多渠道、多形式、立体化助力外贸企业破局突围。

外贸大省、强市率先行动

针对不断变化的外围局势和中国外贸企业目前遇到的挑战,政府层面已展开积极应对。

在4月10日举行的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表示,近日,商务部已组织有关商协会、大型商超和流通企业座谈,研究更好发挥各自优势,帮助外贸企业扩宽内销渠道。

全国各级地方政府也正积极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尤其是一些外贸大省、强市已率先行动起来,聚焦外贸企业的“急难愁盼”的问题“送资金、送政策、送服务”。

作为外贸第一大市,深圳首当其冲。对于当前的关税冲击,深圳有关方面提出要最快速度行动起来,把市场开拓作为重中之重,积极主动采取有力有效措施,服务和支持企业大力开拓国内外市场。深圳市商务局等部门于4月正式启动“逐新前行 质升量稳”外贸政策宣讲系列活动,为外贸企业送上政策“及时雨”。同时,深圳有关方面还在近期推出“深企e贸”产品,深圳的外贸企业可借此获取全球采购商信息,精准对接潜在客户,提高客户获取效率。

上海市商务委总经济师罗志松在4月11日举行的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上海出台了建立服务企业走出去协调机制、打造企业出海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等相关支持政策。

福建省商务厅官网消息显示,为推动福建省外贸企业拓展国内市场,《福建省深化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其中提到将聚焦纺织服装、箱包、食品等传统优势出口行业,建立省市县分级分类联系重点外贸企业机制,联动行业商协会深入摸排外贸企业需求,“一对一”帮助开拓国内市场,消纳部分出口受阻产品。根据企业出口、内销情况,动态调整重点联系企业名单。

多方助力开拓国内市场

各大商协会、大型互联网企业、商超、流通企业也在积极行动。

4月11日,中国商业联合会、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等八家行业协会联合发布《关于推动商贸流通行业拓展内销市场的倡议书》。

“鼓励企业利用专卖店、快闪店、集合店、电子商务、社区团购等新业态新模式,扩大外贸产品内销规模。”倡议书表示,支持外贸企业与商贸流通企业联合开发适合国内市场的产品,培育自主品牌,提升市场竞争力,而批发零售企业要优化采购机制,优先外贸产品进入国内市场,提供渠道支持和数据支持,助力外贸企业精准对接国内消费需求。倡议书同时强调,行业协会要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组织产销对接会、培训会等活动,帮助外贸企业了解国内市场需求和标准,推动产品适销对路。

在这一倡议之下,国内各大电商平台和商超、流通企业也已做好准备。京东、盒马和叮咚买菜等平台迅速响应落地。其中,京东将在未来一年内,大规模采购不低于2000亿元出口转内销商品;盒马和叮咚买菜则通过释放需求、开通绿色通道等方式,帮助外贸企业拓展国内市场。此前,永辉超市、华润万家等线下商超已率先行动起来。

携手共筑市场“信心墙”

过去一周,上市公司积极行动,或以回购增持等方式“硬核护盘”,或积极通过各种举措提升对抗风险的能力,携手投资者共筑市场“信心墙”。

上市公司掀起回购、增持热潮。4月7日以来5个交易日,共计131家上市公司披露回购计划,金额上限合计497亿元;共计79家上市公司披露大股东、董监高增持计划,金额上限合计391亿元。

小商品城表示,目前义乌国际商贸城有3000余家商户参与对美贸易,其中直接开展对美贸易的商户为100余家。对于美国加征关税造成的利润空间压缩等问题,商户普遍表示可通过商品涨价、提高产品附加值、优化生产流程、增强企业自身竞争力等方式来降低影响。新北洋也表示,公司将持续聚焦资源,坚定海外市场结构调整的信心,加速海外市场拓展重心向高成长性区域的转移,全力挖掘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新兴发展中国家以及欧洲市场的潜力。

中航光电4月13日晚公告表示,公司高度重视黄金等大宗原材料价格波动,并已纳入成本控制专项工作;在研发端,公司从镀层技术入手,探索黄金镀层的替代方案,并对相关技术和工艺进行优化,以提高使用效率和效益。总体来看,大宗原材料尤其是黄金价格上涨对公司经营成本影响可控。

跨境电商作为当前中国外贸的重要新增长极,在本次关税冲击中同样受到影响。对此,深圳市跨境电子商务协会会长王馨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建议:“行业应尽快掉头,往欧洲、中亚、东南亚、中东等市场去发展。”她坦言,我们的产业要升级,要做主动型经济,提高产业制造能力,往高科技企业、高利润产品、更有品牌化的方向发展。

王馨也认为,中国跨境电商依然是有竞争力的,“中国是供应链大国,同时加关税不只加中国,相对而言中国的供应链仍有优势。”

“可以看到,中国超大规模市场潜力不断释放,稳经济、稳外贸政策接续发力,中国外贸有信心、有底气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说。

相关文章
  • 4月15日,针对“正积极参与星巴克中国股权竞购”的消息,阿里巴巴相关人士对中新经纬表示,这是“假消息”。财报显示,2025财年第一财季,星巴克收入93.98亿美元;去年同期收入为94.25亿美元,同比减少0.29%。当季净利润为7.81亿美元,去年同期净利润为10.24亿美元,同比减少23.77%。
  • 近日,河北三河市推行店招 “禁色令”,强制要求商户门头牌匾禁用红、蓝、黑三色,引发社会众口一词抨击批评,据报道上级有关部门已经介入调查。14日,中国广告协会公开表示,店招作为商业广告的重要形式,它不仅是店铺的标识,更是品牌传播的有效载体,城市店招管理应该遵从市场规律。中国广告协会指出,像蜜雪冰城、肯
  • 央视新闻记者从中船集团获悉,今天(4月15日),全球最大的24000箱级双燃料动力集装箱船正式交付,再次刷新我国双燃料集装箱船建造纪录。交付后这艘船将用于远东至欧洲航线的货物运输。今天交付的全球最大双燃料动力集装箱船一次可承载22万吨货物,24000个左右的集装箱堆叠高度相当于25层楼,被称为海上“
  • 央视网消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4月14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布今年一季度货物贸易进出口情况。今年一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10.3万亿元,进出口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一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10.3万亿元据海关统计,今年一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10.3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其中,出口6.13万
  • 流动的小包裹蕴藏着大能量!今年3月中国快递发展指数为401.2,同比增长5%,行业规模稳步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