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践行数智化战略 经营发展全面向好 浦发银行发布2024年业绩报告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31 15:28:00    

3月28日,浦发银行发布2024年业绩报告。2024年,浦发银行按照金融监管总局和上海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扎实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服务上海“五个中心”建设,全面助力提振消费扩内需,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护航中资企业“走出去”,破解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融资难题,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坚定践行“数智化”战略,保持和巩固了全面向好的发展态势,彰显了改革成效与发展韧性。

巩固经营向好态势,高质量发展动能强劲

经营效益稳健增长。2024年,集团实现营业收入1707.48亿元,剔除上年同期出售上投摩根股权一次性因素影响后,同比增长0.92%;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52.57亿元,同比增长23.31%。

信贷增量创下新高。2024年末,集团资产总额为9.46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05%;其中,本外币贷款总额(含票据贴现)为5.39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45%。优化资产结构,聚焦重点赛道、重点领域、重点区域加快信贷资产投放,全年信贷净增量超过3700亿元,创历史新高。

负债成本管控有力。2024年末,集团负债总额为8.72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35%;其中,本外币存款总额为5.15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24%。个人存款占负债比例较上年末提高1.11个百分点,存款稳定性持续提升。强化负债统筹管理,存款付息率比去年同期下降19bps。

资产质量持续改善。报告期末,不良贷款余额731.54亿元,不良贷款率1.36%,持续实现“双降”。资产质量前瞻性指标表现良好,逾欠90天和60天偏离度保持在100%以内。风险抵补能力持续提升,拨备覆盖率186.96%,较上年末上升13.45个百分点,为2015年以来最高水平。

以“五篇大文章”为引领,推动服务实体经济提质增效

科技金融保持领先。深入推进科技金融战略主赛道,创设“商行+投行+生态”服务模式,用“伙伴思维”重构科技金融服务内涵,陪伴科技企业成长。全国多地落地首批科技企业并购贷款试点业务,全力服务现代化产业体系,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服务科技型企业超7.1万户,科技金融贷款规模超过6000亿元,排名股份制银行首位,较上年末增长20.48%。

绿色金融厚植底色。建设集成“绿色金融、碳金融、转型金融”三大产品支柱体系的数智化运营服务平台。落地上海市首笔转型金融贷款、深圳市首笔CCER挂钩贷款、全国首单数据中心绿色算力指数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等业务。绿色信贷余额6256亿元,位居股份制银行同业前列,较上年末增长19.25%。绿色产品托管规模458.53亿元,较年初增长12%。

普惠金融走深走实。落实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和无还本续贷政策,持续健全敢贷愿贷的尽职免责长效机制。普惠两增口径贷款余额4657.1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0.26%。拓展多元消费场景,焕新升级数字化循环额度个人信用贷款产品“浦闪贷”,促进惠民生与促消费的有机结合。

养老金融加速推进。推出“浦颐金生”养老金融服务体系。夯实养老金金融服务,养老金托管规模超4800亿元,位居股份制银行前列。加大养老产业信贷投放力度,提供全方位一站式金融产品服务。试点上线智能云柜台,创新推出智能养老互动大屏,提升银发客群服务体验。

数字金融服务体验升级。推出以“智、简、融、惠”为核心的“数字金融服务体系”。构建“一站式+集成式”服务,焕新发布“浦惠来了”、手机银行APP“双芯”平台,聚焦运营流程和客户旅程,提升服务效率和用户体验。手机银行签约客户数超8700万。

立足区位优势,推动特色业务发展再上新台阶

全力服务上海“五个中心”建设。充分发挥总部在沪、综合经营、科技领先等优势,以服务上海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积极支持上海地区重大项目和优势产业,上海分行及上海自贸试验区分行资产规模合计超1.73 万亿元。全面助力提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全球竞争力和影响力,积极参与“互联互通”与人民币国际化,“浦银避险”累计服务客户约2.5万户,“靠浦托管”规模超18万亿元,国利货币撮合交易量超过170万亿元。持续深化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综合服务合作,自贸FT贷款规模913亿元,同比增长26%。积极参与邮轮旅游示范区和智慧港口建设。服务上海地区科技企业超1.2万户,与超过90%的科创板上市企业开展合作。

打造长三角一体化金融服务旗舰。持续优化长三角一体化服务架构,强化顶层设计和资源协同,推动信贷资源在长三角地区的畅通流动和高效配置。支持区域重点产业链强链补链,助力长三角打造世界级先进产业集群。长三角地区贷款总额1.84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超10%;长三角地区存款总额2.31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超7%;存贷款规模均位居股份制银行前列。

发挥跨境金融优势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依托离岸银行、自贸金融、境外分行和海外投行等多平台的协同优势,打造“跨境+”服务生态圈,支持中资企业“走出去”、承接海外企业“引进来”。跨境业务量超过4万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增长27%;跨境人民币融资余额140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97%;跨境活跃客户数突破3.9万户。聚势拓新“浦赢并购”品牌,打造“要并购 选浦发”的市场口碑,境内外并购融资余额2076.25亿元,报告期内新发放并购贷款774.88亿元。落地红筹架构过桥贷款、中概股私有化跨境并购融资等多项标杆业务。服务共建“一带一路”,报告期末RCEP区域内资产余额同比增幅近50%。

数智赋能重塑服务生态,夯实基础筑牢风险防线

2024年是浦发银行数智化战略的开局之年。浦发银行将科技金融、供应链金融、普惠金融、跨境金融、财资金融“五大赛道”作为战略突破点,强化数字基建、数字产品、数字运营、数字风控与数字生态“五数建设”,锻造差异化核心竞争力,推动金融服务实现更高层级跃升。

数字驱动赛道突围。创新研发科技型企业评价体系“五力模型”,以“科技雷达”强化对科技企业创新属性的扫描能力。自建“浦链e融”供应链平台,供应链金融累计服务核心客户较上年末增长133.77%,在线供应链业务量近2670亿元。打造“智·惠·数”普惠金融服务体系,“惠系列”产品规模近500亿元。0推出跨境浦链通、极速汇、跨境商e汇等线上新产品,升级全球司库、跨境资金池等数智化新功能。构建浦发集团圈和合作圈共促的财富供给生态体系,服务个人客户(含信用卡)1.57亿户,AUM个人金融资产余额3.88万亿元(含市值)。资产管理业务总规模2.7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5%。集团协同财富管理规模940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9%。浦银理财总产品规模为1.32万亿元(含受托管理规模),较上年末增加超过3000亿元,增幅近30%,位居同业前列。

数字基建夯实底座。深化大数据运用和科技赋能,系统性推进经营体系重塑和数智化转型重建。践行金融科技关键技术自主可控,架构体系正式跨入“分布式+云”阶段。全力推进人工智能体系建设及应用,在股份行中率先实现全栈国产化算力平台+DeepSeek大模型的金融应用。集团信息科技投入71.6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92%。

数字风控能力提升。迭代升级以天眼系统为核心的数智化风控系统。构建企业级模型风险管理体系,建立模型风险管理三道防线。以“智能评级”与“智慧押品”双系统驱动,推进核心风险管理工具升级。坚持风险“控新降旧”并举,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力度,现金清收金额创历史新高,资产质量不断夯实。

可持续发展行稳致远。深入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将环境、社会和治理要素全面融入公司治理与经营实践。优化绿色金融信贷投向政策,扎实推进绿色运营与低碳转型实践。着力提升金融服务可及性,精准助力乡村振兴。多措并举保护消费者权益,不断提升客户满意度。加强合规管理与商业道德建设,系统提升可持续发展管理水平。

2025年,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为银行业带来全新机遇。浦发银行将以矢志不渝的战略定力,全面打造银行业数智化转型新标杆。把握数智化战略实施的关键落点,构建“算力、算法、平台、知识”四位一体智能底座,推动用户增长、服务提能和体验提升,把“新思维、心服务”做到极致,让浦发银行真正成为有温度、有灵魂的金融机构。

相关文章
  • 人民财讯4月1日电,扬杰科技(300373)4月1日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当前有部分IGBT,MOSFET、ESD、TVS等产品可用于人形机器人的小型关节电机、步进电机等电机驱动及感知系统中,由于当前正处于初期阶段,整体出货量较小。
  • 截至4月1日收盘,开润股份股价报23.15元,较前一交易日上涨4.04%,成交量为4.81万手,成交金额达1.10亿元。当日股价波动区间为22.14元至23.25元,振幅约4.99%,换手率为3.43%。公司当前总市值55.51亿元,对应市盈率12.99倍。公开信息显示,开润股份旗下“90分”品牌海
  •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记者今天从国家开发银行、中国银行了解到,根据财政部、教育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关于做好2025年国家助学贷款免息及本金延期偿还工作的通知》要求,两家银行将对2025年内应偿还的国家助学贷款利息给予免除。国家开发银行已从今天起开始受理国家助学贷款本金延期偿还申请。农业银
  • 4月1日,截至收盘,新能源概念上涨1.54%,板块资金流出67090.94万。上涨个股家数170个,下跌个股家数38个。板块涨幅居前的十大牛股分别是:恒星科技(10.13%)、立新能源(10.06%)、兰石重装(10.0%)、江苏新能(9.99%)、银星能源(9.92%)、固德威(9.43%)、弘讯
  •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张云山4月1日,有媒体报道称,机器人独角兽公司宇树科技计划引入新投资方,包括蚂蚁集团和中国移动,目前还在沟通具体投资份额。知情人士称,此次融资并非一轮完整的新融资,是定向给具体的投资方开放少部分份额。宇树科技人形机器人对此,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回应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新闻不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