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推出惠侨举措 守护侨界“一老一小”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1 11:04:00    

当前,各地侨乡推出一系列惠侨举措,精准帮扶侨界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让“一老一小”暖心舒心,也让海外侨胞放心安心。

“我的父母每天在村里的长者食堂用餐,菜品新鲜又丰富,让我们在外的子女很放心。”旅居意大利的侨胞黄均台说。黄均台的家乡在福建省三明市明溪县沙溪乡梓口坊村,村中的长者食堂一日三餐每人每月仅需210元人民币,还可以为行动不便的老人送餐上门。

明溪县有“八闽旅欧第一县”之称,梓口坊村几乎“家家有华侨、人人是侨眷”。村里建有一座医养结合中心,为60岁以上的老人提供起居照护、基础医疗、文化娱乐等服务。其中不仅有长者食堂,还有医疗室、健身房、阅览室等,满足老人的康养需求。

“多亏有志愿者上门维修,不然我真不知该怎么办。”前阵子,家住广东省汕头市红荔园小区的归侨老人郑阿姨遇到烦心事,邻居家下水道堵塞导致她家中严重积水,拨打“侨心桥”服务专线后,问题当天就得到解决。

这得益于汕头市推出的“侨心桥”惠侨长者智慧养老公益项目,通过组建志愿服务队、设立社区服务站、开通服务专线,为归侨侨眷老人提供生活保障,服务涵盖紧急呼援、送医上门、家庭保洁、电器维修等。

在广东省恩平市,相关部门推出侨留守儿童“双家长制”,志愿者与孩子结对,和家长共同助力其成长。“小雯现在开朗自信多了。”恩平海外联谊学校教师郑翠芳这样描述结对帮扶对象小雯的变化。半年多来,在郑翠芳耐心细致的照顾下,性格腼腆的小雯渐渐愿意向她敞开心扉。

为守护侨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恩平市近年来还以“侨童学堂”为中心,联动多所华侨华人子女集中的学校,推出“关爱小候鸟”“爱心妈妈”等志愿服务项目,同时定期开展心理健康讲堂进校园、进社区系列活动,引导孩子树立积极向上的心态。

“谢谢‘红马甲妈妈’陪我们过生日!”日前,一场集体生日会在浙江青田瓯南街道石门社区举行,10余名“侨守孩”与“红马甲妈妈”一起做手工、吃蛋糕,在欢声笑语中过了一个难忘的生日。去年4月起,青田传媒集团联合瓯南街道石门社区等单位,发起“红马甲妈妈”结对关爱侨留守儿童行动,将家庭帮扶、集体活动和陪伴成长相结合。一年来,定期开展微心愿、亲子节日、参观研学等活动,还组建医护团队,每月为孩子进行健康检查和视力测试。

青田有大量华侨在外、老人留守的家庭,相关部门推出“家护通”应用程序,下设生活守护、安全守护和健康守护三个应用场景,满足老人多元化的养老需求。

(来源:中新网)

相关文章
  • 当前,各地侨乡推出一系列惠侨举措,精准帮扶侨界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让“一老一小”暖心舒心,也让海外侨胞放心安心。“我的父母每天在村里的长者食堂用餐,菜品新鲜又丰富,让我们在外的子女很放心。”旅居意大利的侨胞黄均台说。黄均台的家乡在福建省三明市明溪县沙溪乡梓口坊村,村中的长者食堂一日三餐每人每月仅需2
  • 近日,在东城区安定门街道交北头条社区服务站,92岁的金淑媛老人将一面绣着“老老人的贴心人”的金丝绒锦旗交到社区党委书记金英手中,以感谢社区工作者在她身体不适时的暖心相助。时间回溯至3月的一天,家住交北2条35号院的金淑媛老人独自外出采购生活用品。返家途中,老人突感四肢无力。此刻正在网格巡查的交北头条
  • 水母网4月8日讯(YMG全媒体记者 赖皓阳)昨日,为期6天的芝罘区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培训落下帷幕,区内36家养老机构的养老护理人员、兼职专职老年社会工作者和有居家护理需求的居民参加本次培训,累计培训200余人。“本以为这种培训是专门针对养老机构护理员的,没想到这次还能为我们社区居民提供机会,真是太难
  • 张翀赵春青 绘3月25日上午9时45分许,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常青五路远洋心里小区路段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一名七旬老人被一辆白色汽车撞倒后昏迷不醒,头部流血,情况危急。路过的外卖小哥张宝剑果断停车施救,凭借随身携带的AED(自动体外除颤器)和急救技能为老人争取了黄金救援时间。这一善举经媒体报道后引发广泛
  • 除了赏花观景,拥有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更为重要。近日,海淀区老年人体育协会开展春季健步走活动,吸引了不少退休老人参与,共同感受运动带来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