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永林谈平安未来发力点:锚定政策方向,科技、养老、普惠一个不能少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3 16:48:00    

营收突破万亿、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7.8%,中国平安在2024年交出了一张颇为亮眼的成绩单。

“整体来看,(业绩)是满意的,符合管理层预期。”中国平安总经理兼联席首席执行官谢永林在近日接受第一财经专访时如是评价。

新的一年,保险行业正步入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全新赛道。一方面,政府工作报告为行业发展精准锚定方向,科技的蓬勃发展也为保险业务创新注入强大活力。另一方面,低利率环境如达摩克利斯之剑,仍然给保险行业带来诸多不确定性。在此复杂形势下,作为行业巨头的中国平安将如何破局?

谢永林在专访时详解了平安的未来战略——锚定政策方向,重点发力新质生产力、民生保障与数字经济三大领域,通过科技板块的微调更好赋能“综合金融+医疗养老”战略,同时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匹配,在把握政策红利与市场机遇的同时,有效应对低利率环境带来的挑战。

把握政策方向,从三方面发力

“金融工作需要与中国的经济发展同频共振。每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政府工作报告等重要会议文件,如果不认真看,说老实话可能找不到方向。”谢永林对第一财经记者说。

据他统计,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里总共提及了“金融”22次,创了近5年来的新高,显示出对金融领域的高度重视。

谢永林表示,结合政府工作报告提到的重点以及公司自身的战略布局,中国平安未来将从服务新质生产力、保障民生、以及激发数字经济三方面重点发力。

首先,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在谢永林看来,这与保险资金这样的“耐心资本”以及保险行业近年来一直大力发展的科技金融密切相关。

对于发展科技金融的路径,谢永林称:一是深度研究;二是委托对科技领域较为熟悉的PE/VC机构帮我们去投资;三是信贷支持;四是直接或间接融资的支持,例如IPO、发债、再融资、并购重组等。“这些手段都得有,以此帮助这些科技企业长大。”

其次,则是响应政府工作报告始终重点关注的民生保障问题,深耕普惠金融、养老金融。事实上,在普惠金融和养老金融被列入金融业“五篇大文章”之前,作为社会“减震器”和“稳定器”的保险业在这两个领域已经有了深入布局。

“这不是你想做不想做,而是必须得去做,而且要做好。”谢永林说。

如何做好?谢永林表示,从发力方向上,一方面需构建高水平普惠金融体系,加大对民营经济、中小微企业、“三农”等领域的金融支持;一方面需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服务养老保险三支柱体系建设,持续推进“综合金融+医疗养老”战略。而在方式上,则要“用‘武功’形成商业模式创新,并用科技做支撑,建立风控模型,降低运营成本。”谢永林说,“这两个领域从产品供给到服务供给还有很多文章可以做。养老服务等领域有很高的门槛,但一旦做好,也可以形成很强的壁垒,绝对不能急。”

“数字经济”多年来始终是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重要议题。在202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激发数字经济创新活力”再次被重点提及,以AI为代表的数字经济创新活力正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加速释放。

谢永林表示,中国平安正在持续推进全面数字化工程。“金融、医疗、教育是受 AI 影响最大的三个行业,中国平安深耕其二,未来有望大幅受益于 AI 带来的效率提升、客户体验提升、风控提升,迎来发展机遇。”

科技战略微调,赋能主业为先

事实上,在上述中国平安的三大发力方向中,科技在2024年在平安的战略中被明显放大。

翻看中国平安近日发布的2024年年报,“含科量”远超以往,全篇“AI”这个词汇合计出现了27次之多,甚至年报的封面都是由 AI 工具深度参与制作。

中国平安董事长马明哲在年报致辞中表示,当前以DeepSeek为代表的开源大模型,正在深度重塑全球科技革命的方向、重构企业价值创造的底层逻辑,对金融保险业亦影响深远。改革创新是中国平安2025年度经营方针的重要主题,全面数字化战略是2025开年的首要任务。

全面数字化在中国平安已被视为可持续发展的“压舱石”与“领头雁”。

“老实讲这十多年来,我们在科技上投入还是挺大的。”谢永林说。

他介绍称,经过多年布局,中国平安目前形成了自己的“科技底座”,这套体系在平安内部被称为“953”,即包括金融、医疗在内的9大数据库;能覆盖语言、视觉等大模型场景的5大实验室;3家科技公司,为主业提供了强大的科技支撑。

据了解,目前中国平安已经第一时间引入DeepSeek全套模型进行本地部署,结合平安数据训练垂直领域模型。

“金融机构有海量数据,而且这些数据是经过治理的,数据质量好,场景丰富,加上已经有一些积累,这也是我们在科技战略上的底气所在。”谢永林称。

中国平安提供的数据显示,在科技赋能下,2024年公司AI坐席服务量约18.4亿次,覆盖其80%的客服总量;93%的寿险保单秒级核保;平安健康的多模态大模型,实现辅助诊断准确率超95%,慢病管理改善率达90%等。

不过,在科技布局上高歌猛进的同时,去年以来,中国平安孵化的几家科技板块子公司发生的一系列动作及人员变动也引起了市场的关注。

这些变动包括在入主汽车之家(02518.HK;ATHM.N)九年后出售41.91%股份,放弃大股东身份;被动并表陆金所控股(LU.N);向金融壹账通(06638.HK;OCFT.N)发出私有化的初步无约束力建议。在中国平安近日发布的2024年年报中,包含这几家子公司在内的业务分部也从过去的“科技业务”也变身为了“金融赋能业务”。

那么,这一系列动作是否意味着平安的科技战略将会有所调整?

针对第一财经提出的这一问题,谢永林回应称,科技板块相关举措的本质是战略微调、聚焦主业、做强赋能,通过对科技板块业务组合的调整,优化资本配置,加大高回报板块投入。

“要说平安的科技战略有没有变化,我觉得应该是有一点变化,变得更多聚焦我们自身的金融主业发展。但是科技战略并没有根本变化,科技赋能是我们的长期战略,平安将继续坚定推进全面数字化转型战略,打造金融科技底座,降成本、提效率、控风险。”谢永林说。

直面低利率环境,做好资负匹配

作为一家总资产接近13万亿元、保险投资资产超过5.7万亿元的综合金融集团总经理,放在谢永林面前的一大挑战就是近年来的低利率环境。

谢永林表示,低利率导致债券这一险资配置的“压舱石”收益率下降,而寿险负债端成本则相对刚性,持续低利率会造成保险公司经营面临利差损风险。除此之外,受国债收益率持续下降导致准备金增提、资本市场波动等影响,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充足率亦会承压,需要更多通过外源性资本补充工具,确保偿付能力安全。

如何控制低利率环境下的各类风险?

谢永林给出的答案是“做好资产负债匹配经营”,投资端、负债端并行发力。

从投资端来看,谢永林表示,必须追求穿越周期的战略资产配置、有纪律的战术配置和价值投资产生的超额收益相结合。具体来说,在战略资产配置方面,保险业需结合负债资金特性,根据收益要求、久期目标、现金流需求等,制定长期战略配置方案,加强战略配置的战略性和前瞻性;而在战术资产配置方面,则需要灵活调整,将资负久期控制在合理区间,加强利率研判,在利率相对高点尽可能多配置、早配置;权益资产上则应坚持高分红和成长性板块均衡配置。

“我们过去10年平均综合投资收益率达5.1%,显著高于长期投资收益率4%的精算假设,表明我们的长期资产配置策略是有效的。”谢永林说。

从产品端来看,则需要不断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品创新能力。随着预定利率下调和资本市场向好,分红险“进可攻退可守”的优势进一步显现,也成为了保险行业应对利差损风险的必然选择。

谢永林表示,“开门红”期间,中国平安个险新单保费中分红险占比超三成,基本符合预期,后续将持续强化分红险推动策略,提升队伍分红销售能力,规划上新分红产品、丰富产品货架,推动分红占比继续提升。

而从运营端来看,持续提升精细化管理能力,有效控制死差、费差水平,亦能帮助保险公司跨越周期。谢永林举例称,例如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进行精准营销、风险定价和客户服务;又如通过优化核赔等,确保每年的赔付差保持在一个相对合理的水平,并结合“报行合一”要求,优化产品定价佣金水平和基本法,实现费用优化,提升费差益贡献。

相关文章
  • 金融界2025年4月4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森冕新材料科技(成都)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包装材料表面成型机构”的专利,授权公告号 CN 119427720 B,申请日期为2025年1月。天眼查资料显示,森冕新材料科技(成都)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位于成都市,是一家以从事科技推广和
  • 营收突破万亿、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7.8%,中国平安在2024年交出了一张颇为亮眼的成绩单。“整体来看,(业绩)是满意的,符合管理层预期。”中国平安总经理兼联席首席执行官谢永林在近日接受第一财经专访时如是评价。新的一年,保险行业正步入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全新赛道。一方面,政府工作报告为行业发展精准锚定方
  • 黄河新闻网长治讯:近日,潞城农商银行史回支行深入潞城区食用菌现代农业产业综合示范园,通过实地调研精准对接融资需求,宣介普惠金融政策并探讨供应链服务模式,进一步强化银企合作,提升金融服务质效。据了解,该示范园内共有60座香菇大棚,采用现代化、标准化设备供暖、保湿,确保一年四季都能出菇,产量高达1000
  •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庞成 广州报道日前,港股上市银行九江银行(6190.HK)发布2024年业绩报告。九江银行称,2024年该行围绕“坚定转型步伐,精细经营管理,全面提升战略执行力”发展主题,坚守“服务地方经济、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城乡居民”市场定位,整体经营管理稳中有进。报告显示,该行实现营业收入
  • 3月31日下午,长宁区爱馨苑内热闹非凡。由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长宁区北新泾街道承办的“AI生活家”智汇生活圈社区书院建设活动在此拉开帷幕。这场以“智慧医疗,健康相伴”为主题的活动,不仅为社区居民带来了一场科技与人文交织的盛宴,更为北新泾街道的数字化转型注入了新的活力。PART.01智慧生活的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