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最近,步入大学校园的小洁(化名),特意给自己的“厝边妈妈”徐智心打了个电话:“妈妈,我顺利入学了,学的是护理专业,我希望和您一样,帮助更多的人!”电话那头,77岁的徐智心红了眼眶:“好好读书,妈妈们等你回来!”
家住福建省漳州市长泰区的徐智心,退休22年来,坚持从事资助贫困学生、帮扶困境家庭等公益服务。2024年,她又多了一重身份——“厝边妈妈”,在区妇联的牵线下,挂钩帮扶5名困境儿童。
身份多了一重,帮扶有啥变化?日常走访、端午共同做“福袋”、中秋陪伴制作月饼,“除了经济资助,还要为孩子们做好陪伴、加强心理扶持。”徐智心说,“小洁家中7口人,4口人有精神障碍,之前性格十分孤僻。”带小洁体验各类社交场景、提供安静的备考环境、寻找心理辅导老师……过去一年,徐智心没少在小洁身上下功夫,看着孩子逐渐开朗起来,对她的称呼也从“阿姨”变成“妈妈”,徐智心颇感欣慰。
“‘厝边’在闽南语中就是邻居的意思,我们通过各级妇联组织,广泛动员和走访,先后招募了3043名‘厝边妈妈’,一对一帮扶身边的困境儿童。”漳州市妇联副主席谷宇凤介绍,2024年,漳州市妇联启动实施“厝边妈妈”陪伴关爱困境儿童三年行动,为全市生活、学习、身心健康存在特殊困难的2421名困境、留守儿童配备“身边的妈妈”,多措并举帮助儿童健康成长。
又到下午放学时间,长泰区武安镇外武社区的“厝边妈妈驿站”格外热闹,孩子们下跳棋、绘画、做手工……社区党总支书记张荣珠正带着社区8名“厝边妈妈”辅导孩子们做手工。
外武社区有5200多人,是当地规模较大的老旧片区,其中20多名困境儿童需要关爱帮扶。“2020年,我们成立了468人的巾帼志愿服务队伍。2024年,又择优选拔了数十名‘厝边妈妈’,与困境儿童结对,提供生活照料、学业辅导、关爱陪伴、家教指导、困难帮扶、权益保护等志愿服务。”张荣珠介绍。眼下,占地200多平方米的外武社区金座呈景小区一楼的公共空间,成为社区知名的“厝边妈妈驿站”,手工室、图书角、心理沙盘等一应俱全。
“我们将持续关心关爱留守困境儿童,用心用情守护孩子们健康成长,办好服务妇女儿童和家庭民生实事。”漳州市妇联主席陈群霞说。
《 人民日报 》( 2025年04月08日 13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