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5个方面发力:内蒙古将打造优质奶源基地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1 17:27:00    

正北方网讯(北方新报融媒体首席记者 刘晓君) 10月8日,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了解到,到2025年,全区奶畜存栏将达到350万头只,奶类产量将达到1000万吨;乳品加工企业产值将达到3000亿元。奶源基地建设是奶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今后我区将在5个方面发力。

一是布好局。以呼和浩特市为核心的沿黄地区,建设优质高产奶源基地。呼伦贝尔市岭东和兴安盟等嫩江流域及通辽市、赤峰市西辽河流域,建设高标准高质量奶源基地。呼伦贝尔、锡林郭勒草原牧区,建设特色绿色有机奶源基地。中西部地区鼓励发展萨能和东弗里生等品种奶羊养殖,存栏达到50万只,建设高品质奶源基地。草原牧区培育发展马奶、驼奶等特色奶源基地。

二是育好种。实施奶畜遗传改良计划,加快核心育种场建设。开展蒙古马和双峰驼本品种选育,以及奶羊引进品种的本土化培育。打造高产奶畜核心群,支持沿黄流域奶业主产旗县区推广使用性控冻精,加速奶牛扩群增量。

三是种好草。实施饲草料保障能力提升工程,以“粮改饲”试点和振兴奶业高产苜蓿项目为抓手,在黄河、嫩江、西辽河流域和呼伦贝尔、锡林郭勒草原五大奶源基地配套建设青贮玉米、苜蓿种植基地各700万亩。加大奶畜规模养殖场收储全株青贮玉米和种植苜蓿补贴力度,实现种养结合就地就近保障饲草料供应。

四是养好牛。实施标准化规模养殖提升工程,创建标准化示范牧场,100头以上奶牛规模养殖场全部按标准化生产;开展数字牧场建设,从繁育、饲喂、挤奶、保健、防治、运输、粪污处理等关键环节进行数字化管理,实现牧场养殖过程可视、生产过程可控、质量可追溯,推动奶畜养殖向精细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

五是保质量。启动奶牛“两病”净化示范创建,实施生鲜乳质量安全监测计划,加强饲料、兽药等投入品的使用监管,加强生鲜乳收购站和运输车监管,构建严密的全产业链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坚决守住奶业质量安全底线。

相关文章
  • 正北方网讯(北方新报融媒体首席记者 刘晓君) 10月8日,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了解到,到2025年,全区奶畜存栏将达到350万头只,奶类产量将达到1000万吨;乳品加工企业产值将达到3000亿元。奶源基地建设是奶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今后我区将在5个方面发力。一是布好局。以呼和浩特市为核心的沿黄地
  • 来源:【河北经济日报】庄家妹蔬菜种植基地现代化设施大棚。满城弘达牧业博士农场智慧牛舍。普天物流园分拨中心双层交叉带设备。 邱迎新 摄□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王日成 通讯员 袁野满城区瞄准在乡村振兴战略上打造新样板的目标,不断把党建活力转化为乡村振兴动力,高标准谋划建设大型物流分拨中心,全力推进鱼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