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至人间,四月芳菲醉眼眸,本是外出踏青、拥抱自然的好时节,可在永州市中心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门诊,前来就诊的患者却络绎不绝,“打喷嚏、流鼻涕、鼻痒、鼻塞”这些恼人的症状,成了这段时间患者们诉苦的高频词汇。
许多人以为自己只是患了普通感冒前来就诊,实际上他们患的是过敏性鼻炎。作为全球最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之一,过敏性鼻炎已影响全国近3亿人,然而,其防治过程中仍存在诸多误区。为呼吁公众重视过敏性鼻炎的规范诊疗与科学预防,永州市中心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副主任医师耿少筠,将从发病机制、精准防治策略和日常防护等角度,带领大家科学认识过敏性鼻炎的危害。
一、过敏性鼻炎:并非“打喷嚏”那么简单
过敏性鼻炎是机体接触过敏原(如尘螨、花粉等)后,由IgE介导的鼻黏膜非感染性炎症。其典型症状包括 “阵发性喷嚏、清水样涕、鼻痒和鼻塞”,部分患者还会伴有眼痒、流泪、咳嗽,甚至哮喘发作。需要警惕的是,长期未得到控制的过敏性鼻炎,可能引发鼻窦炎、中耳炎、睡眠障碍、注意力下降等问题。对于儿童患者,甚至可能影响颌面发育,导致颌面发育异常。
二、精准防治:从“千人一方”到“个体化方案”
随着医学的发展,2025年的防治理念更加强调“科技赋能鼻腔健康”。
1.精准诊断:过敏原筛查手段不断丰富,除了传统的皮肤点刺试验、血清IgE检测外,新型分子过敏原检测能够识别致敏蛋白组分,有效区分交叉反应,为特异性免疫治疗提供更精准的指导。
2.阶梯化治疗:对于轻度间歇性过敏性鼻炎,主要采取环境控制结合二代抗组胺药(如西替利嗪)进行治疗;中重度持续性患者,则需使用鼻用激素(如曲安奈德、糠酸莫米松)联合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孟鲁司特);对于难治性患者,可采用IgE单抗(奥马珠单抗)等生物靶向治疗方法。
3.免疫治疗:舌下/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脱敏治疗),通过逐步递增过敏原剂量,重塑患者的免疫耐受。该方法尤其适用于尘螨、花粉过敏患者,经过2到3年的疗程,可使80%以上的患者症状得到缓解。
三、环境防控:切断过敏原的“隐形攻击”
1.花粉季防护:在花粉季外出时,应佩戴防花粉口罩、护目镜,回家后及时冲洗鼻腔、更换衣物,减少花粉在身体上的残留。
2.室内尘螨控制:使用防螨寝具,每周用55℃以上的热水清洗床品,或在太阳下暴晒;保持室内湿度低于50%,定期清洗空调滤网,减少毛绒玩具的摆放,降低尘螨滋生的环境条件。
四、2025爱鼻日倡议:顺畅呼吸 轻嗅百香
1.早诊早治:不要将鼻炎症状当作普通“感冒”,如果鼻部症状持续2周以上,应尽早前往医院就诊。
2.规范用药:鼻用激素需按疗程使用(至少2周),切勿滥用减充血剂,以免对鼻腔造成不良影响。
3.全程管理:建立“预防-治疗-随访”的闭环管理模式,利用科技数字化工具(如过敏原监测APP)记录症状变化,为治疗提供数据支持。
4.社会共治:推动公共场所过敏原标识的设立,在城市绿化中选择低致敏树种,从社会层面减少过敏原的影响。
永州市中心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科主任郑鹏凌主任医师提醒,过敏性鼻炎虽然难以“断根”,但通过精准防治和科学管理,患者完全能够实现症状“零负担”。在2025年爱鼻日到来之际,让我们用智慧呵护鼻腔,让过敏性鼻炎患者不再因疾病而错过美好的春光,守护每一个人自由呼吸的权利,尽情嗅闻生活的万千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