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下午,黄花岗街道总工会联合广州市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培训志愿服务泽安队开展了一场专业且实用的急救知识培训活动,近六十名工会成员踊跃参与。
培训伊始,黄花岗街道总工会相关负责人强调了急救知识普及的重要性。他指出,意外在日常生活中随时可能降临,掌握基本急救技能,既能在关键时刻挽救生命,又能为家庭和社区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随后,广州市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培训志愿服务泽安队的专业培训讲师通过理论讲解、现场演示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深入浅出地为学员们传授急救知识。培训内容涵盖心肺复苏、AED(自动体外除颤器)使用以及海姆立克急救法三大核心板块。
在心肺复苏培训环节,讲师特别强调了“黄金四分钟”的重要性。他指出,心脏骤停发生后,每过去1分钟,患者的生存率就会下降7%-10%,在“黄金四分钟”内进行有效的心肺复苏,能极大提高患者的生存几率。紧接着,讲师详细讲解了判断患者意识、呼吸和脉搏的方法,以及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的操作步骤和要点,并在模拟人上进行多次示范,邀请学员上台练习并纠正动作。
为了让学员们更直观地感受到心肺复苏的重要性,讲师分享了一则真实案例:去年在某商场内,一位中年男子突然倒地,意识丧失且呼吸骤停。正在附近购物的市民王先生因接受过心肺复苏培训,迅速上前施救。在持续按压约2分钟后,男子恢复了微弱呼吸。后续医护人员接力救治,最终成功挽救男子生命。王先生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黄金四分钟”的意义,也证明了掌握急救技能能够在关键时刻创造生命奇迹。

AED的使用是此次培训的另一大重点。讲师介绍,AED被誉为“救命神器”,在心脏骤停的紧急情况下,正确使用能极大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他详细讲解了AED的操作流程,涵盖开机、电极片粘贴、听从语音提示等步骤,并强调了使用AED时的注意事项。为了让学员们熟悉AED的操作,现场还进行了模拟演练,让学员们在实践中掌握这一重要的急救技能。
海姆立克急救法主要用于应对气道异物梗阻的情况。讲师通过生动形象的演示,向学员们展示了成人、儿童和婴儿不同的海姆立克急救操作方法。他提醒学员们,在遇到气道异物梗阻时,要保持冷静,迅速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争分夺秒挽救生命。
此次培训让更多人了解和掌握了急救知识和技能,为构建平安社区、和谐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未来,黄花岗街道总工会将继续开展各类公益培训活动,不断丰富辖区居民和职工的知识储备,提升其综合素质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南方+记者 马艺天
通讯员 黄玲利
【作者】 马艺天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