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山西新闻4月28日电 春风和煦,山西省阳高县的田垄间传来阵阵机械轰鸣。近日,龙泉镇八里台村的一片开阔的玉米示范田里,一场春播现场会正火热开展:北斗导航播种机精准“画线”,智能水肥系统实时“把脉”,农户们围着新设备拍照记录,田间地头的智能设备掀起“智慧种田”热潮。
“突突突……”一台搭载北斗导航系统的播种机正高效作业。玉米种子以精准间距整齐入土,机器后面,一排排翻出的新泥,在春日的大地上画出整齐的平行线。种粮大户袁文新跳下驾驶室,抓起一把种子笑道:“过去种地靠经验估算,现在是靠科技精算,苗齐了,通风透光性更好,玉米亩产至少涨200斤。”
田间另一侧,智能水肥一体化设备前人头攒动。屏幕上,土壤湿度、肥力数据实时更新,农技专家祁晓亮现场“揭秘”:“这套系统就像人体的循环系统,水肥一体机是‘智能心脏’,根据作物生长需求自动调整水肥配比,滴灌管就像‘毛细血管’,把水肥精准地输送至作物根部。”
阳高县农业农村局种植业股股长王尔东抓起一把湿润的泥土补充:“膜下滴灌技术能节水30%,配合水肥精准调控,亩产至少涨150斤。今年咱县不仅给10万亩玉米田装了‘智能心脏’,还在10个乡镇铺了26.5万亩膜下滴灌,相当于给全县耕地织了张节水增效的智慧网。”
种地“老把式”孙学军紧跟技术人员讲解步伐,拿出手机记录关键信息,生怕遗漏细节。“专家说得有道理,要想粮食增产,就要在‘精准’上下功夫,今年我也打算精准管理,秋天肯定能多打粮。”
“科技赋能正在重塑农业生产方式。”阳高县农业农村局局长袁海军表示,今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将稳定在77万亩以上,将继续依托玉米单产提升工程、有机旱作膜下滴灌等项目,稳步推广“北斗+智慧农业”种植技术,同时加大智能水肥一体化灌溉等先进设备的应用,为粮食稳产增产筑牢根基。
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从经验估算到科技精算……参加现场会的农户们感受着新设备、新技术带来的生产变革与丰收希望。(完)(周振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