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政策“先行先试”,随着深港跨城消费额度及频次不断增加,深圳如何推动离境退税备受关注
文|《财经》特派香港记者 焦建
编辑 | 苏琦
随着旨在扩大国内需求的离境退税政策不断落地实施,地方层面的配套政策亦不断出现。4月27日,继国家商务部等六部门下发相关通知后,深圳市四部门亦发布公告称:该市将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实施离境退税“一单一包”模式。这一政策被认为是针对商务部等六部门《关于进一步优化离境退税政策扩大入境消费的通知》(下称《通知》)进行细化。根据《通知》要求,各地要从“推动离境退税商店增量扩容”“丰富离境退税商品供给”和“提升离境退税服务水平”等三方面更好满足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需求。据税务总局网站资料显示:离境退税,是指境外旅客在离境口岸离境时,对其在退税商店购买的退税物品退还增值税;境外旅客,是指在我国境内连续居住不超过183天的外国人和港澳台同胞。作为离境退税政策的全国首批实施城市之一,深圳从2016年起实行离境退税;2023年起推行“即买即退”(购物现场就可领取退税款)措施;2024年,随着该市开通文锦渡陆路口岸离境退税点,深圳成为目前全国唯一拥有海陆空全类型离境退税口岸的城市。正因如此,深圳的离境退税实践被认为既受益于全国性政策放宽,亦有先行先试的政策便利,再加上深港跨城消费额度及频次近年来不断增加,深圳如何推动离境退税备受关注。从宏观层面来看,《通知》针对三方面内容共提出八条政策措施,包括将离境退税起退点从500元下调至200元,这一方面降低退税购物门槛,另一方面也让更多客单价较低的特产店、纪念品店、礼品店等加入退税商店,促进国货销售;此外还包括将“即买即退”服务措施推广至全国;鼓励具备条件地区对退税物品封装打码,为海关免拆封验核提供便利等。深圳的“一单一包”模式即针对此政策进行细化。所谓一单一包,含义是指“一张退税申请单对应一个商品密封包”,主要包括商店前端打包、海关后端验核环节。在购物消费环节,商店使用标准密封袋打包,并与退税申请单一一对应;在口岸出境环节,海关查验密封袋完整性后,依规验放,提升验核效率。随着深圳的这一新政策公布,深圳湾万象城、罗湖万象城、罗湖金光华广场三个商圈已先行试点。对于不断增加的深港跨境消费人数和频次,相关政策的实用性被认为较高。以深圳的离境退税相关业务数据为例:截至目前,深圳设立离境退税的商店超400家,主要涵盖名牌货品等。从4月开始,深圳公布第九批离境退税商店名单,则开始包括小米之家、顺电等72家店铺,涵盖电子消费、时尚服饰、家居产品等。2025年一季度,深圳海关共办理离境退税验核手续2945票,退税商品总额达1.83亿元,退税总金额1643.7万元,同比分别增长3.76倍和1.58倍。以深圳某知名无人机品牌的销售情况为例:在离境退税政策实施之前,该店的中国香港客户只占3%左右,自从2024年10月该品牌在深圳的店铺推出离境退税服务,港客占比提升至6%;同年12月,文锦渡口岸也开展离境退税业务后,港客大幅提升至17%。据中国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3月底数据:当地2月零售业总销货价值临时估计为294亿港元,同比跌13.0%。图为香港中环附近某摊位,游客对高价货品多看少买。摄/焦建
与深圳相比,中国香港特区在不少数码产品类的价格优势已不明显,甚至明显具有劣势。以某款目前较为受欢迎的无人机相比,其在中国香港的零售价格约为10500港元,在深圳只卖9988港元,另外还可以退税800多元人民币。“北上来回花30块钱车费还可食买玩,留港消费的可能性不高。”一位中国香港居民指出。一位深圳零售行业人士则对《财经》记者分析指出:前述“一单一包”政策的积极作用之一,应是减少节假日期间港人北上消费后压缩退税者排队时间。从政策的衔接角度看,目前深圳的“即买即退”只在罗湖万象城实施。更多的港人退税需要回到各口岸办理手续,假日人多时相当耗时。前述港人北上购物后退税数字增加,也被认为与离境退税带来的“质优价廉”效应有关。与国际上实行离境退税政策的国家和地区相比,中国内地目前退税政策力度相对较大且退税商品范围广。对绝大部分商品按照含税价的11%退税,相当于将增值税全部予以退还,商品打九折。商务部研究院学位委员会委员、研究员白明近日则在解读相关政策时指出:最新出台的离境退税政策,令退税政策门槛更低、覆盖面更广,“反向代购”优势将更突出。在宏观层面上,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邢自强此前曾指出:美国每年进口商品总值3万亿美元,长期存在的贸易保护主义,导致对部分贸易伙伴的封闭隔绝,全球或出现一个接近3万亿美元需求缺口。如中国创造的需求增量好可填补此一空白,将为各方带来市场机遇。中国当前一年消费规模约为10万亿美元,未来五年目标可设定增加3万亿美元。
责编 | 张生婷
题图 | 焦建/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