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鲤鱼村民族特色,我们的桑蚕、刺绣等产业要继续推进。”春光正好,在黔西南州兴仁市屯脚镇鲤鱼村,村干部和村民们围坐一起,全国人大代表,屯脚镇副镇长,鲤鱼村党委书记、主任田锦华和大家一起讨论着村里工作。

黔西南州兴仁市屯脚镇鲤鱼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田锦华
全国两会闭幕后,田锦华回到鲤鱼村,及时与大家分享了参加全国两会的所见所闻。他所提的“关于进一步建立健全城乡居民长期护理保险筹资机制的建议”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并取得积极进展,乡亲们欢欣鼓舞。“田书记开会回来,给我们带来很多好消息。他提出的关于养老方面的建议,让我们在家养老放心、安心。”村民王正保说。
乡村振兴离不开产业支撑。“今年我家还要继续种桑养蚕。天气暖和了,养蚕工作也要启动了。”吴贞会是村里桑蚕的养殖能手,这几年,她种桑200余亩,是村里养蚕致富的能手。2024年,鲤鱼村养蚕大户达到8家,种植桑树500余亩,综合产值突破300万元。“目前,我们还发展了优质香稻薏仁米种植1000余亩,多渠道发展特色产业助力群众增收。”田锦华介绍。
“我们还要加强对民族特色村寨的系统性保护,推进文旅体融合发展。”田锦华说,鲤鱼村将继续坚持护好“一条河”、植好“一片林”、用好“一潭水”、好水育好米、好林养好蚕等工作思路,让群众口袋更鼓、生活更好。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段源兴
编辑 徐然
二审 赵昆 杨韬
三审 覃淋